高市都設審議原則修正實施 新增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
新修正的「高雄市政府都市設計審議原則」,新規定要求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並採用開展型樹種,以營造連續性遮蔭環境,有效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圖:高市府都發局提供)
高市府都市發展局於113年11月函頒修正「高雄市政府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強化建築開發案件的環境永續設計,透過提升都市綠覆率與連續性遮蔭空間,提升都市綠化與友善環境規範,打造舒適步行環境提升都市防洪韌性。本次修法新規定要求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等,將帶動都市空間的質變,透過系統性的綠化規範,將建構更具韌性的都市環境,也為高雄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奠定基礎。
高市府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本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已明確指示,執行都市設計時應推動淨零循環環境之營造,而臺灣2050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之一,「淨零綠生活」就是透過打造良好步行環境,鼓勵市民以步行,進而降低碳排放為目標,因此本次修法以「創造涼爽、舒適、減碳、有趣的都市空間」為發展主軸,並以舒適好行、綠色基盤與保水降溫作為執行策略。
本次修正重點在於提升舒適的步行環境,因此特別重視都市綠化品質的提升。新規定要求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並採用開展型樹種,以營造連續性遮蔭環境,有效降低都市熱島效應,若退縮空間寬度達七公尺以上者,更要求種植雙排喬木,大幅提升遮蔭與綠化效果;當基地條件無法種植喬木時,則應設置遮蔭設施,確保行人舒適度。
都發局補充,植栽規劃是人行環境重要的一環,因此新規定特別重視提供植栽足夠的生長空間,例如地下室外牆須與建築線保持三公尺以上的淨距離,以提供原土層供喬木生長。同時,也明確規範各類植栽的最小覆土深度,確保植物生長環境優於一般通案規定。
都發局進一步說明,基地保水設計有助於基地降溫,營造涼爽的都市空間,因此新規定要求人行步道除車道出入口外,均應採用符合內政部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標準的透水鋪面。此外,為鼓勵建築基地導入更多元的生態設計,新增植生溝、生態滯留單元、生態水池及溪溝等設施皆可計入綠覆面積,期望藉此提升都市整體的防洪韌性。
-
非崩盤式下跌!專家預估房市將走向這趨勢
台經院24日發布2024年12月景氣動向調查,三大產業同步走高,12月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連續三個月上揚,製造業亦呈連續二個月上揚。最後,針...〈more〉
-
林口、龜山再添利多?桃園推輕軌「長庚線」可研性招標起跑
桃園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著手推動桃園輕軌「長庚線」規劃,進一步強化桃園三心六線路網與龜山長庚地區的連結,串連雙北捷運,24日將可行性上網招標,邀...〈more〉
-
不是中壢!桃園房價漲最快5行政區 全不在蛋黃區
近年桃園房市熱度持續升溫,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實價登錄,統計2022年到2024年桃園市各行政區成屋交易的平均房價,結果顯示,近3年房價漲幅最...〈more〉
-
多屋族免擔憂囤房稅 這樣做有機會合法節省房屋稅與地價稅
囤房稅2.0已於去年7月1日實施,並從今年5月開徵新版房屋稅,如何省稅讓多屋族頗煩惱。專家指出,政府為使全體國民居住於適宜之住宅,明訂供公益...〈more〉
-
1月房市交易起變化 專家預測下半年風向可能變了
台灣房屋集團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5年1月價量變化,六都和新竹縣市,交易量比上月減,整體交易量月減7%,而比起去年同期房市熱潮,整體仍...〈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