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都設審議原則修正實施 新增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
新修正的「高雄市政府都市設計審議原則」,新規定要求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並採用開展型樹種,以營造連續性遮蔭環境,有效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圖:高市府都發局提供)
高市府都市發展局於113年11月函頒修正「高雄市政府都市設計審議原則」,強化建築開發案件的環境永續設計,透過提升都市綠覆率與連續性遮蔭空間,提升都市綠化與友善環境規範,打造舒適步行環境提升都市防洪韌性。本次修法新規定要求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等,將帶動都市空間的質變,透過系統性的綠化規範,將建構更具韌性的都市環境,也為高雄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願景奠定基礎。
高市府都發局長吳文彥指出,本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已明確指示,執行都市設計時應推動淨零循環環境之營造,而臺灣2050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之一,「淨零綠生活」就是透過打造良好步行環境,鼓勵市民以步行,進而降低碳排放為目標,因此本次修法以「創造涼爽、舒適、減碳、有趣的都市空間」為發展主軸,並以舒適好行、綠色基盤與保水降溫作為執行策略。
本次修正重點在於提升舒適的步行環境,因此特別重視都市綠化品質的提升。新規定要求基地綠覆率應達75%以上、退縮空間應種植喬木,並採用開展型樹種,以營造連續性遮蔭環境,有效降低都市熱島效應,若退縮空間寬度達七公尺以上者,更要求種植雙排喬木,大幅提升遮蔭與綠化效果;當基地條件無法種植喬木時,則應設置遮蔭設施,確保行人舒適度。
都發局補充,植栽規劃是人行環境重要的一環,因此新規定特別重視提供植栽足夠的生長空間,例如地下室外牆須與建築線保持三公尺以上的淨距離,以提供原土層供喬木生長。同時,也明確規範各類植栽的最小覆土深度,確保植物生長環境優於一般通案規定。
都發局進一步說明,基地保水設計有助於基地降溫,營造涼爽的都市空間,因此新規定要求人行步道除車道出入口外,均應採用符合內政部水環境低衝擊開發設施操作手冊標準的透水鋪面。此外,為鼓勵建築基地導入更多元的生態設計,新增植生溝、生態滯留單元、生態水池及溪溝等設施皆可計入綠覆面積,期望藉此提升都市整體的防洪韌性。
-
房東「3方式」收租最節稅!國土署:已逾34.8萬房東報稅享優惠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提醒,今年申報所得稅期間為5月1日至6月30日止,房東若將房屋委由政府合作社會住宅包租代管業者進行包租或媒合管理,不僅可免除...〈more〉
-
金門戶籍超搶手!一戶多戶背後藏這些福利秘辛
觀察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全台有設戶籍住宅的戶數狀況,有83.6%的住宅都是屬於一宅一戶,不過,全台也有13,360間住宅,每宅設籍六戶...〈more〉
-
房產詐騙花招TOP 10出爐 揭第1名恐怖手法 國人「單月被騙40億」
不動產詐騙案層出不窮,手法更是五花八門,嘉義市地政處引用內政部警政署防詐宣導、網路溫度計DailyView-時事網路大數據分析,整理地政類詐...〈more〉
-
新北第一環「這區」成黑馬 房價年增1成贏三重 專家曝三大關建
台北市居高不下的房價持續推動購屋需求外溢,一橋之隔的新北市第一環,憑藉卓越的區位條件順勢成為許多大台北輕移民的熱門選擇,業者彙整實價登錄,對...〈more〉
-
中古屋不香了?北市兩區買氣10年跌破1成 全因「這重劃區」
比較台北市2015年和2024年各行政區屋齡5年以上的中古屋交易量占比,10年間交易占比減幅最大的為北投區,從2015年的11.3%減少至2...〈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