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買新成屋佔比創新高 半數台中人愛買新房 專家說原因

2023/04/14 20:00文/記者朱語蕎

根據聯徵資料統計,購買3年內新屋和20年以上老屋呈現兩極化趨勢。(台灣房屋提供)

現代人買房一定「喜新厭舊」嗎?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2022年第四季的買房申貸狀況,3年內新成屋案件佔整體樣本數的39.6%,比10年前增加13個百分點,也創下聯徵資料的歷年新高紀錄,至於30年以上的老屋,則佔21.1%居次,屋齡21~30年的16.3%占比第3,顯示購屋屋齡朝兩極化發展。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購屋屋齡兩極化,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近年市區開發趨向飽和,新興重劃區遍地開花,許多首購看上重劃區總價低,預售屋分階段付款壓力小,以及區域發展未來性高等三大優勢,吸引不少購屋族青睞,且疫後接案型SOHO族增加,一般事務所型態的新屋交易也增加,而這些新屋的屋況好、估值高,申請貸款的比例也較老屋高,因此佔比居冠。

另外一方面,屋齡20年以上的貸款資料,也占了將近4成,主要因為2005年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後,規定8層樓以上住宅須設置2座安全梯,此後建案公設比拉高,也讓目前市場上屋齡逾20年的建物,享有相對低的公設比,居住坪數實在,吸引務實購屋族購入。

進一步觀察第四季聯徵資料發現,六都中申貸購買3年內新屋的佔比,以台中市佔54.6%最多,其次是桃園市45%,占比最小的則是台北市佔11.1%

張旭嵐分析,近10年來全台的新興重劃區如雨後春筍般湧出,其中台中市也是重劃最積極的縣市,像是11期、14期、廍子、水湳經貿及各單元重劃區,吸引眾多建商購地推案,新屋量大;桃園近年則有青埔、A7、中路特區、小檜溪等推案熱區,且屋齡輕、單價低。

而開發趨近飽和房價又高的台北,多半得靠都更才能推新案,且總價門檻高,使得台北購屋族只能「買老」或「脫北」,因此成為新屋申貸交易最少的區域。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指出,3年內的新成屋由於屋齡新、尚未折舊,甚至不乏預售屋交屋後的整批貸款,去年核貸成數近8成,且貸款利率約1.4~1.9%,比起30年以上老屋貸款成數平均約75、貸款利率1.5~2%,新成屋貸款條件相對較佳。

不過張菱育也提醒,屋齡新的社區,多半會規劃許多公共空間和休閒設施,因此大多數新屋的公設比高,實際室內使用坪數較小,價格也比同區中古屋高,且部分新興重劃區的地點較偏,購屋族下手前可先評估周邊生活機能成熟度,和點燈率,避免日後轉手不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