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都會住宅「老」問題 四都屋齡30年起跳

2023/02/26 11:15文/記者徐義平

全國、六都房屋稅籍住宅平均屋齡(資料來源: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 圖片、製表:記者徐義平)
雙北、台南、高雄 老宅化持續嚴峻

全國房屋稅籍住宅平均屋齡已連續十四季維持在三十年起跳。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資料,自從二○一九年第二季起,全國住宅平均屋齡高達三十年後,就沒有重返年輕過,而且六都中高達四都住宅平均屋齡均為三十年起跳。

根據最新統計,去年第三季六都中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的住宅平均屋齡均為三十年起跳,又以台北市維持在三十年以上的時間最久,已經長達三十四季、約八.五年,再來則是台南市已維持三十季、約七.五年,第三為高雄市、連續十四季、約三.五年。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老宅化持續嚴峻,台北市屋齡四十年以上的公寓比比皆是,但新大樓供給又少代價又高,雖然危老等政策逐漸發酵,大街小巷越來越多危老改建案,但現行都更重建速度都無法改變北市住宅越來越老的老問題。

都會老屋較能保值 偏鄉鑑價核貸均低

房市評論員何世昌分析,台北市因新重劃區極少,而老屋重建速度又慢,總被戲稱是十年磨一劍,新建案供給戶數為六都之末,平均屋齡將不斷增加,而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因新興重劃區數量與新推案供給戶數多,因此平均屋齡較年輕。民眾購屋時需注意,都會區因重建機會較高,老屋有保值空間、且核貸成數亦不低,但偏鄉老屋因重建機會較低,銀行鑑價與核貸金額均不高。

專家:超高齡社會 危老都更不能拖

高力國際業主服務代表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屋齡超過三十年,代表建物的耐震條件、機能條件、收益條件都已經出現衰敗、失能的現象,即便是繼續增加建物補強、設備補充、管理維護或是格局調整的資本投資,恐怕都不能應付現代化的居住需求,尤其趕不上超高齡化社會的新需求議題。

黃舒衛認為,要解決屋老人老的雙老問題,一味開發新市區、新供給,不如回頭認真檢討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等開發策略,同時搭配公辦都更、社會住宅等整體性資源配置。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