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囤房稅、虛坪改革打壓 建商購地年減362億元 上演「互丟」戲碼

2023/12/22 23:52文/記者朱語蕎

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有關類型方面,辦公室與廠辦是交易大宗,辦公室連續兩年位居榜首,年度交易金額達365億元,占比達26%,知名交易包括總價125億元的基泰忠孝大樓、新光一號REITs所持有的中山大樓、新光台證金融大樓與新光國際商業大樓等。

從購置目的來看,投資比重將近7成,專業投資機構以及個人投資人取代保險業者,積極布局台北市的辦公市場,並特別偏愛傳統核心地區,產權相對單純且土地含金量高的辦公大樓。

在去年政府辦理桃園航空城產業用地拉高基期,以及建廠成本居高不下的影響,工業土地交易量縮7成,導致全年工業不動產(工業土地、廠房與廠辦)交易金額僅874億元,年減42%。相較於廠房與工業土地交易放緩,工業廠辦買氣維持強勁,交易金額達到374億元,是工業不動產類型之中,交易量唯一正成長的類別。

第一太平戴維斯表示,值得關注的是,將近半數的交易集中在新北市預售或新完工廠辦,特別是三重、新莊、中和與土城區,顯示新北市的捷運路網逐步成形、工業立體化政策以及產業群聚的特性,吸引廠商持續擴大與升級營運空間。

此外,根據第一太平戴維斯調查,主要工業區今年土地單價漲幅約12%,成長力道與去年相仿,新竹工業區在竹科外溢效果下,土地單價一舉突破30萬元門檻,價格漲幅超過2成,在北台灣各工業區中表現亮眼。

大型土地交易方面,政策搖擺以及央行未放寬土、建融規範的前提下,再加上研議中的囤房稅2.0與虛坪改革方案為建築業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建商購地更為謹慎,2023年土地交易金額為1199億元,建商購地也同步下滑至734億元,年減率33%,購地規模回到2017年到2018年的水準。因應市場的不確定性,建商持續透過參與公辦都更、地上權或者捷運聯開案等方式,降低土地投入資金,以及爭取在土、建融方面更多的彈性。

第一太平戴維斯副總經理陳逸鴻表示,政府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加上過去建商手上庫存多,今年購地腳步放緩,預料未來23年仍是出清庫存為主,而從今年前10大土地交易案來看,還出現建商「互丟」的狀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