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新北投環境清幽 房價凹陷區 吸首購、退休族
新北投站是捷運支線,但一站就能接到紅線,直通北車。
北投區房價一直是台北市凹陷區,是不少首購族入住北市門牌的首選區域,而新北投擁有天然的溫泉資源,雖是捷運支線,但一站就到北投站,共享生活圈機能,居住環境舒適,備受首購和退休族青睞。
以捷運新北投站為中心,生活圈範圍東自泉源路起,西到文化路,北側以稻香路為界,南邊則與北投市場和北投商圈為鄰,此區環境得天獨厚,擁有天然的溫泉資源,是北部知名的溫泉鄉,從日據時代開始就以溫泉著名。
依山傍水擁溫泉 公園綠帶多
像是溫泉路、光明路一帶,就有許多溫泉飯店,鄰近市區和捷運站優勢,是不少民眾泡湯度假的好去處,除了溫泉會館,這裡也有露天湯池可選擇,區內還有知名的北投圖書館、地熱谷、北投公園,特色景點相當多。
捷運站周邊機能便利,相當方便。
此外,區內還有復興公園、七星公園、長安公園等,綠覆率高,其中復興公園更有免費的溫泉泡腳池、籃球場、羽球場等,提供周邊居民運動休閒場域。
由於環境群山環繞,鄰近陽明山國家公園,還有天然溫泉加持,早期就有許多政商名流在此蓋私人招待所,也是許多政府官員招待貴賓的場所,因此在溫泉路、光明路上,有不少舊日式古厝,是見證北投風光歷史的遺跡。
而交通部分,新北投站一站就可接到捷運紅線,直通台北車站、信義計劃區。由於周邊機能成熟,交通便利,不少建商在此興建溫泉湯屋,主打溫泉到府、湯屋公設,吸引許多人在此購屋置產,有個度假小屋。
房價相對低 2000萬內可入手
由於發展較早,區內新建案不多,近年因北士科開發興起,讓北投房市交易能見度增加,新案有「玖原和美」,基地位在中和街,規劃19~43坪,主力3房33~43坪產品,現推出付款方式訂簽6%,由於1房每坪成交有達90萬,每坪成交均價來到88.4萬。
生活圈綠覆率高,大小公園眾多。
新北投站周邊群山環繞,享有天然溫泉資源。
溫泉路有「神隱村」,鄰近三總北投分院,訴求溫泉泡湯池,近一年實價登錄每坪約74.53萬元。另外中和街還有銷售近尾聲的「一心居」。
永慶房屋新北投直營店店長陳聖宗表示,新北投生活步調較慢,依山傍水,生活圈綠覆率高,擁天然溫泉資源,以及知名私立貴族學校,加上房價相對台北市其他區塊便宜,一直是不少首購族、退休族的購屋首選。
因為有薇閣貴族學校在此,也有不少外縣市家長,會直接在此購屋,讓小孩免舟車勞頓,靠近薇閣中學有「御之泉」、「高湯屋」社區,有規劃1房產品,則吸引不少薇閣家長購買或租房,室內是挑高4~4.2米產品。而在捷運站對面也有「天月」套房社區可選擇
陳聖宗表示,區內以舊公寓較多,也有不少電梯大樓可選擇,捷運站周邊的公寓每坪行情在35~45萬,中古大樓每坪約60萬,若是新建案或新成屋,每坪則在75~85萬,近一年房價已漲了8~15%之多。
若是靠近溫泉路、泉源路一帶,因為靠山區,大多位在坡地上,房價會稍便宜些,大概會有10~15%的價差,但此區住家更加寧靜單純,且景觀視野佳,也獲不少人喜歡。
專家意見
永慶房屋新北投直營店店長陳聖宗
新北投站雖是捷運支線,但生活圈鄰近北投商圈,可共享生活機能,環境也更加清幽舒適,加上房價相對低,是不少首購族入住北市門牌的首選。區內以總價1000~2000萬的產品需求最高,大概可買到2房大樓或是3房公寓。
若喜歡便利生活的民眾,推薦可選光明路、中和街前段這個區塊,走路5分鐘就可到捷運站,周邊機能便利,也有不少物件可選擇。
小提醒
新北投因有溫泉,家具管線容易受腐蝕,空氣也多少會有硫磺氣味,購買中古屋前,又先留意管線設備,購置家具時,也要挑選防鏽材質;由於部分住家位居山腰上,距離捷運站較選,出入需仰賴開車或騎車。
-
預售屋一周只賣一戶房市慘爆?專家:信心已經瓦解
央行數波信用管制發酵,去年下半年預售屋市場急凍,買氣驟降。信義代銷經理童莉婷指出,歷經數月盤整,市場已逐漸適應政策,惟買氣回溫力道溫吞,預售...〈more〉
-
跌破眼鏡!捷運+商場 台中這一蛋殼區飆出6字頭
台中市積極推動大眾運輸導向(TOD)開發模式,隨著捷運綠線通車、藍線即將動工,帶動沿線商業與房市發展,近來,國泰、第一大國際等企業陸續在台中...〈more〉
-
大型農地違建亂象 桃市府預告下波鎖定高風險違規場所
過去1個半月桃園建築管理處拆除了10處大型農地違建,面積超過1萬1,100平方公尺,相當於28座籃球場。這一批拆除的違建有大園3件、平鎮2件...〈more〉
-
捷運宅紅利失效?北捷「這3站」房價優勢不明顯 專家曝原因
台北捷運作為台北市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鄰近捷運站的住宅在房價上因此擁有相當優勢,房仲業者比較台北市各行政區距離捷運站點周遭500公尺內...〈more〉
-
清明節不能回家掃墓該怎麼辦?專家教戰:這地方下午3點後不能去
今年「清明節」是4月4日,於4月3日至6日為連續假期,「清明節」是國人慎終追遠,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日,國內外各地民眾將陸續返鄉祭祖,幾乎成為全...〈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