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甩利空罩頂 2023新案結案量激增14% 專家揭3原因
去年北台灣新建案結案較2022年增幅14.7%,整體買氣熱絡。(住展提供)
2023年房市有總統大選、平均地權、升息、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打轉,但觀察北台灣新建案結案數卻比起2022年還好,據住展雜誌統計,2023年北台灣新建案結案共計172案,較2022年增幅14.7%,多了22案。其中桃園市59案最多,其次是新北市與宜蘭地區各36案,接著是新竹地區的22案,高房價的台北市為19案,供需相對低檔的基隆市則都還在銷售中。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去年建商低首付行銷方式奏效,下半年的新青安話題又帶動房市,且買房抗通膨的觀念深植人心,諸多利空打不退買房信念。此外,順銷結案產品還有三要素。
一為低總價的房產,負擔與風險不高,卻可期待投資與轉手獲利,不難想見反映在去化速度上。其二為品牌建商推案,剛開案時有粉絲客支持聲勢,接下來持續吸引自住客上門。第三是戶數不多的新案,包括小基地推案、地主分回戶較多的危老案,又或是透天社區案,因可售戶數少容易售罄,也是結案量增原由。
細部來看各縣市表現,結案量居首的桃園市,2023推案量雖不比過往,但結案數表現仍相當不錯,購屋效益不在話下,買氣青睞度可見一斑。結案量體集中在觀音區、中壢區與楊梅區,案體均不大,總銷幾乎皆在5億元以內,戶數規劃多為50多戶內,單價平均2、3字頭,大部分是10多坪到30多坪含公設的小宅,觀音與楊梅又有些總戶數規劃10來戶內、平均總價開在1千多萬元的透天物件,銷售順利不意外。
結案量居次為宜蘭地區與新北市,宜蘭地區推案量比起新北市弱,但結案數卻能追平,主因來自於推案不比直轄市多,反易成亮點,買氣更可聚集,加上價格因素刺激,像結案較多的員山鄉與宜蘭市,平均開價每坪都在2字頭,透天社區總價亦開在平均1千多萬元,戶數規劃與量體不大,在地買盤捧場就有助銷售。
新北市去年推案量下修,稍影響結案數,顯眼的量能出現在板橋區與林口區,價格上雖非絕對低價,但為區域親民價,如林口區結案社區可見單價開出平均4字頭,板橋區則是4到6字頭,加上小宅案造就低總優勢,以門牌、房市未來性、居住機能、投資出租報酬來說,性價比高,銷售增速無懸念。
而高房價的台北市,在銷售上本不求快,新竹地區去年推案不算多,又區域市場後況看好,建商面對餘屋也不急躁,並不糾結結案於否,數據結果都呈現溫和。兩縣市的結案分布地帶平均,新竹地區的芎林鄉、香山區與湖口鄉稍多,多有透天社區案,惟平均開價來到2、3千萬元,價格並不低,能在1年內結案主因量體小,戶數規劃至多不過20戶,少則個位數,自無賣壓可言。
至於今年狀態,陳炳辰分析,現階段在新北市、桃園市、宜蘭地區,以及新竹縣的湖口鄉不乏建案規劃戶數少,或是親民小宅,有順銷的特質與條件,可樂觀以待。另出於房市穩定有益買氣,建商也要避免新版囤房稅餘屋壓力,買賣兩方在房產交易上積極度強,或更可正向關注今年的結案情勢。
-
媽媽過世、父子爭產撕破臉 專家點出「一關鍵」:爸爸其實分更多
當繼承發生時,配偶是當然繼承人,小孩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由配偶和小孩之間分配被繼承人的遺產。無論是均分繼承或是協議分割,都要全體繼承人同...〈more〉
-
央行出重手!這3種貸款手法「嚴重違規」 小心成房市黑名單
近期,國際貿易局勢因川普宣布對包括台灣在內的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為台灣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金融市場也可能因此波動。信義代書葉惠玲觀察...〈more〉
-
北市房價鬆動?「這區」預售均價跌破百萬防線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2024 年Q4市場動態,住宅及預售屋買賣市場交易量皆較前一季減少近3成,交易動能持續降溫。儘管交易量縮減,住宅價格仍具支撐...〈more〉
-
社宅不夠用?台中悄悄突破1萬戶 放寬這條申請門檻
台中市政府持續推動興建台中社宅,目前好宅進度將來到10,231戶,近期優化出租辦法,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表示,此次修法重點包含:放寬申請...〈more〉
-
【台北】中和積穗機能完備 萬大線帶動房價起漲
中和區積穗地區是中和早期發展區塊,雖目前無捷運線經過,但人口密度高,自成一格的便利生活圈,仍吸引不少購屋族目光,隨著捷運萬大線興建中,也讓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