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價房產成詐騙溫床!「一招沒做」屋主恐損失上百萬

2025/04/09 23:05文/記者朱語蕎

有不肖的房仲業者利用屋主對房市法規不熟悉,刻意隱瞞老宅陽台面積未登錄至權狀中漏洞,讓屋主損失上百萬金額。(資料照)有不肖的房仲業者利用屋主對房市法規不熟悉,刻意隱瞞老宅陽台面積未登錄至權狀中漏洞,讓屋主損失上百萬金額。(資料照)

詐騙已成為台灣嚴重的問題,而高總價的不動產如今更成為許多詐騙集團覬覦的目標。不動產價值動輒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一旦受騙上當,民眾往往損失巨大。桃園市地政局曾統計,20251月份桃園市平均單件詐騙案財損約60.9萬元,但單件不動產詐騙平均財損卻高達892.5萬元,是一般詐騙的14.6倍,民眾不可不防。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表示,不肖的房仲業者可能利用屋主對房市法規的不熟悉,刻意隱瞞對民眾有利的法規資訊,聯手投機客進行坑騙,使屋主損失慘重。他舉例,由於早期建築法規不完善,導致很多老宅的陽台面積未登錄至權狀中,直到民國71年後,陽台才可辦理測繪並登計至權狀中。

雙北地區由於開發時間較早,導致有許多公寓住宅的陽台面積因按照舊制而未登記至權狀中。房屋總價的計算通常是以單價乘以權狀坪數,若是屋主的陽台未完成補登就出售,就有可能損失高額房價。因此市場上不時會出現不肖房仲透過隱瞞陽台補登資訊,聯手投機客購入房屋後,完成補登再轉手賣出的詐騙手法。陳賜傑分析,若以台北市2024年住宅平均單價約77萬元來計算,若有3坪陽台面積未登記,買賣價差恐怕將超過200萬元。

永慶房屋經紀人員鄭心茹就曾遇到過類似的案例,Y先生因為旅居海外,不熟悉國內「陽台補登」的規定,起先委託售屋的房仲也沒有主動說明,導致房屋委售時未計算2坪多的陽台面積,若以房屋最後成交的105萬元單價計算,屋主險些損失近250萬元的房。

Y先生分享,最一開始委託房仲售屋時,自己還不知道陽台補登的資訊,委託的房仲也沒有提及。後來在網路上得知「陽台補登」資訊後,也曾詢問過房仲,自己的房屋是否符合陽台補登的條件。結果該名房仲也只是說自己會再去了解,就沒有下文了。鄭心茹說 所幸屋主後來找上門,她判斷房屋能夠進行陽台補登,才順利挽回250萬元的房價。

鄭心茹表示,在台北屋齡40年以上、擁有陽台的住宅,都有機會進行陽台補登,但是很多民眾並不清楚陽台補登的規範,房市上部分不肖的房仲業者,看準民眾對於陽台補登法規的不熟悉,聯手投機客進行坑騙。尤其是許多長期旅居海外的屋主,更有高機率因為不熟悉法規、少有管道接觸相關資訊,而遭到黑心房仲鎖定坑騙。

陳賜傑指出,房地產交易涉及高額金錢,往往是民眾一生的財產,若遭受房產詐騙,財物損失不堪設想,建議民眾若有購售屋需求,服務也需要「貨比三家」,比較各家房仲業者提供的資訊,防止不肖房仲隱匿資訊,並選擇誠實的房仲為自己服務,購售屋過程才有保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