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有信心 前4月住宅開工量創近3年新高
今年前4月住宅開工數量為2.8萬戶為3年來新高,顯示開發商認為房市最壞的狀況已過。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4月住宅開工數量為2.8萬戶,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的一次,顯示開發商認為房市最壞的狀況已過,陸續清理手上庫存後,又重新投入購地市場買地推案,不過對比2015年的3萬戶與2014年的3.8萬戶,現在推案量還是處於溫和復甦的階段。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建商從取得土地到設計規劃,申請建照到開工,中間至少歷時1年的時間,因此今年報開工的數量可推斷出開發商從去年就嗅到景氣觸底的味道,因此投入市場買地推案,當然一部分也受到今年雨遮不登計的制度改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請照保有雨遮登記資格,到今年陸續開工。
另一個開工宅數增加的原因,也會受到當前自住當道的買氣趨使,開發商控制銷售的總價與坪數,導致2房與小3房的數量增加,對比幾年前景氣還在高檔時的大坪數推案風潮,小宅的確也會讓開工數量明顯增加。
區域表現 新北開工量居冠
從近年前4月住宅開工統計數量來看,2014年住宅開工量達3.87萬戶,2015年開始下滑到2017年最低前4月不到2萬戶,一方面開發商心思放在去化手上餘屋,當時市場氛圍欠佳,買地心態偏向停看聽,2018年前4月則反彈至2.79萬戶,以區域表現來看,開工熱區分別為新北市、桃園市,其次則是台中市。
曾敬德表示,近期開發商雖然推案信心逐漸回溫,但市場的買方結構已經有明顯改變,一手市場的投資客仍未見明顯回籠,開發商規劃的產品與價格必須迎合自住客戶的能力與需求,同時開發商也開始控管建案的營建成本,如何讓民眾買的實在,同時開發商又能夠有適當的利潤,是當前推案的重要關鍵。
-
房價為何跌不下來?專家揭「死撐」背後心理戰
儘管央行限貸政策持續發酵、市場買氣走弱,但房價卻未如預期大幅下修。對此,專家指出,房地產市場當前陷入典型的「有行無市」現象,買賣雙方都選擇按...〈more〉
-
「先建後售」也見短期交易 他不到2年轉手 爽賺582萬
先建後售案因為付款上不比預售彈性,且價格偏高,傾向自住自用的特性,持有時間較長,不過住展雜誌彙整台北市近年推出的這類新案,大致在2022年的...〈more〉
-
全台每4分鐘1戶繼承移轉 地雷沒避開恐變家族戰火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一季全台不動產繼承移轉登記達1.79萬棟,寫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換算下來,等於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件房產正在辦...〈more〉
-
北市社宅抽籤爆「黑箱」?住都中心曝真實內幕
台北市此次釋出4處社宅聯合招租,卻遭民眾質疑抽籤制度不公,有人重複抽籤,懷疑是否有黑箱作業,對此住都中心發聲明強調,除監籤小組全程監籤、提供...〈more〉
-
內政部核定永康車站北側產業專用區市地重劃 開發面積11.5公頃 11月將開工
考量永康區為南市重要工業聚落,加上交通便利,吸引大量人口在此居住,南市府提出「永康車站北側產業專用區市地重劃區」重劃計畫書,經內政部於今年4...〈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