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信心從哪來?這幾區人口跌房價卻漲
蘆洲區人口數下跌,房價卻逆勢上漲,大台北人口成長似乎與房價脫鉤。
人口數是支撐房市供需的重要關鍵,台北市房價不斷攀升,但房價卻與人口數脫鉤,根據最新統計發現,近6年大台北有17個人口負成長區域,這17區有10個區域房價上漲,像是士林、土城、林口等熱區,人口數都呈負成長,但房價卻逆勢上漲至少5%以上。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大台北是主要都會區,除基本自住需求外,投資、置產比例較高,房價反而受到人口影響較小;此外,政府的政策、稅制、經濟和重大建設對房價有立即性影響,這些因素都遠高於人口數成長與否。
大台北29個行政區中,有12個行政區人口正成長,其中房價跟著上揚的有8個,別是中山、文山、北投、新店、三峽、淡水、汐止、林口等區,大多數屬於蛋白區。另外4個人口正成長區但房價下挫的區域,分別為南港、內湖、新莊、五股等區。何世昌分析,這幾個區域雖然人口增加不少,但因為前一波多頭推案量龐大,近年又逢交屋潮,因此房價遭到壓抑。若餘屋能夠順利消化,房價就會有反彈機會。
人口負成長房價卻上漲
至於人口負成長的行政區,僅有信義、大安、中正、板橋、中和、泰山、八里等7個行政區房價下跌,另松山、大同、萬華、士林、三重、永和、土城、蘆洲、樹林、鶯歌等10區房價卻上漲,顯示大台北多數區域房價未因人口萎縮而跌價。
何世昌表示,統計數據顯示人口成長的地方,房價不見得會漲;人口減少的區域,房價不一定會跌。顯示人口與房價之間僅有或然性,沒有必然性。尤其大台北是台灣最主要的都會區,投資置產需求相對較高,即使未來人口負成長環境加劇,衝擊程度也會比偏鄉來得低。
-
地主從10人變65人 建商等都更先開甜點店 永和老宅變身甜點售屋據點
近年建案異業結盟蔚為流行,都更改建曠日廢時,為了讓資產活化,近期新北永和在地建商就與知名咖啡品牌合作,將位在捷運頂溪站附近,正在等待都更的4...〈more〉
-
房市高點翻頁?專家示警:修正後的下一步正醞釀中
根據信義房屋最新房價指數表現,信義季指數六都+新竹部分,有五個都會區的的房價指數都開始出現季減表現,整體房價指數水準大致回到去年房貸管制前的...〈more〉
-
新青安恐爆斷頭潮? 專家直言機率低:有「他們」撐腰不怕
財政部日前公布3月新青安貸款辦理情況,由於1、2月適逢春節連假,加上329檔期醞釀,讓3月新青安受理和撥貸件數重回5000戶,一甩近半年來低...〈more〉
-
新購入農地想要申請課徵田賦 卻因二次施工被查獲 將被課徵地價稅
小李去年向以前住在台南鄉下的鄰居老王,購入一塊3分農地,原本想要作為農業使用並申請課徵田賦,但近來手頭較緊,因此先將農地採二次施工,鋪設水泥...〈more〉
-
報稅季變天!所得稅4大新制一次看懂
五月報稅季即將到來,課徵的稅務包括個人綜合所得稅以及房屋稅。其中綜合所得稅部分,今年共有基本生活費增加、免稅額調高、房租支出扣除額調整,以及...〈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