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反擊 力挺房屋稅改
來自法律、經濟、財政、地政等領域的4大專家,召開記者會要把房屋稅爭議說清楚。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市前副市長張金鶚11日邀集政大法律系教授郭明政、政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林祖嘉,及中國科大商學院院長、前立委曾巨威聯合召開記者會,擔心近期房屋稅調整的爭議讓中央與地方政府對稅改退縮,因此齊聲表達支持公平合理的房屋稅改革、避免房市炒作囤房。
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認為,房市不景氣剛開始,政府要趁勢實踐居住正義。
以法律觀點而言,郭明政指出,部分人士以人權宣言及經社文公約裡的住屋權反對房屋稅,但該精神主要在於保障人人享有合宜的住屋,以此作為反對理由太過牽強。也有人士主張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人民不應單純因為持有財產而被課稅,他說明,財產稅並非單指房屋稅,若這樣理由成立,將全面否定財產稅;此外有關房屋稅調整的法律不溯及既往、信賴保護等論點,也有待商榷。
經濟權威林祖嘉表示,台灣人的租稅負擔率不到GDP的13%,遠低於先進國家20%以上水準,但台灣所得稅的最高稅率達45%,卻不低於先進國家,換言之,台灣在財產稅、銷售稅等方面較低,例如房屋稅及土地稅的實際稅率偏低,遠不及先進國家水準。台灣有近8成5的家戶只有一棟住宅,因此自用住宅應負擔較輕稅率,而非自用住宅繳稅較重,才符合租稅公平原則。他補充,房地產不過只占台灣GDP比重5%,經濟影響還不如進出口貿易來得大。
財政專家曾巨威指出,我國地方政府入不敷出的情況惡化,自有財源占歲出比重竟只有70%,毫無財政自主能力,房屋稅的合理改革有其急迫必要性。現在政府在對的方向上,但缺乏配套措施,建議將自住稅率由1.2%降為1%,但認定標準要限縮至1~2戶內,標準單價調漲應適用所有房屋,地方政府可給予「打折」來減緩衝擊,為符合實際現狀,房屋折舊年數與殘值率也要適度降低。
學者:房地產增值 調升房屋稅是必然
房產大砲張金鶚則說,當房屋價值提升,調整房屋稅理所當然,目前自住定義寬鬆(3戶內)且無面積限制,稅率差異不夠大,若只是檢討減免自住房屋稅負,不但地方財政無法負荷,房屋稅分擔也不公平。台灣房市長期過度投資炒作,當前不景氣才剛開始,房產稅改只是臨門一腳,政府該藉此時機改革制度,讓房價逐漸合理、囤房炒作減少才對。
最後4大學者提出以下主張:明年各地方政府應公平合理調整新房與舊房按屋齡折舊的房屋稅,財政部應檢討房屋稅制,包括降低自用稅率、提高非自用稅率,長遠來看,更應以實價登錄為基礎,讓房屋稅與地價稅合一課徵財產稅。
-
高價房產成詐騙溫床!「一招沒做」屋主恐損失上百萬
詐騙已成為台灣嚴重的問題,而高總價的不動產如今更成為許多詐騙集團覬覦的目標。不動產價值動輒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一旦受騙上當,民眾往往損失...〈more〉
-
全台老屋最多不是天龍國 這一都七成買老房子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Q4全國平均買賣屋齡來到29.7年,相比去年同季增加了1.9年,創下17年來歷史最高齡!觀察六都,平均買賣屋齡...〈more〉
-
別再只盯都會區!這「兩縣市」房價默默飆破10%、超越六都
近年房市交易熱絡,傳統上被視為非都會區的苗栗縣與嘉義縣市也成為房價增長的黑馬,展現出驚人的成長力道。根據清華安富房價指數最新公布2025年2...〈more〉
-
國道7號通車也將延後?高市交通局:計畫未變 沿線小港、鳳山、仁武房市紛沾光
近來因原物料上漲、疫情與缺工等因素,造成高雄三條推動中的捷運路線的通車期將後延,讓外界擔心預定明年動工的國道7號是否也難逃延後通車命運?高市...〈more〉
-
大南科開發面積將逾210萬坪 500公頃南科四期園區 將採非都市土地開發許可辦理
考量南科台南園區第1、2、3期土地使用已飽和,因此南科科管局規劃在歸仁區台糖沙崙農場一帶籌設「生態科學園區」即南科四期,以滿足相關產業需求。...〈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