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代金制爭議 柯P遭公保地主嗆聲
容積全面代金制預計6月30日啟動,台北市府26日舉辦「居住正義論壇Ⅳ-都市發展與容積政策」場內外都出現公設保留地地主抗議。
容積移轉與代金制度吵得不可開交,台北市府26日舉辦「居住正義論壇Ⅳ-都市發展與容積政策」與各界交流意見,由於容積代金制預計6月30日啟動,未來捐地換容積將改為全面繳納代金,因此場內外都出現公設保留地地主自救會抗議,一度中斷與會專家學者及台北市長柯文哲發言,最後並未達成共識,但柯文哲表示文資保存仍是容移優先重點,市府也將討論如何保障地主權益。
都市容積是考量整體都市發展趨勢及都市容受力所訂,容積移轉的概念為發展權移轉,為保存文化資產及自然環境資源,使土地所有權人受限制的發展權利可轉移至其他土地開發利用,以彌補其損失。容移類型包括古蹟、歷史特定專用區、公設保留地、容積代金等等,論壇現場多位公保地地主陳情,訴求就是要市府面對公保地長期未徵收的權益受損問題,更有地主激動怒嗆:「容積代金是公共債務不是公共財,市府還我錢來!」
據地政局估計,台北市待取得私有公保地多達1,255.86公頃,市府因財源不足無法取得用以開闢道路、公園、綠地、廣場等設施,地主也因土地被劃設為公設而無法使用,加上常有掮客居中買賣,有價格資訊不透明、容積漲價無法歸公的狀況。不過,公保地送出容積移轉以具有立即供公眾使用必要性及促進都市發展機能的未徵收土地為優先,導致截至目前,市府僅零星取得9.24公頃公保地,產生的30.2公頃容積量大部分被移至中山、內湖、信義這些公告現值低、房價高的區域。
林洲民:容積是公共財 利益由市民共享
為了改善公保地的容移問題、保障地主權益、引導都市發展,市府擬從6月30日起全面實施容積代金,由政府做莊主導,有計劃統籌運用容積,過往接受容積移入的基地50%容積來自公保地、50%來自代金,未來將改為100%代金制,再利用代金補償地主、興建公設,落日條款隨之取消。都市發展局長林洲民強調,容積得以增加,應歸功於全體市民的貢獻努力,所以容積屬於公共財,因容積增加產生的利益該由市民共享,容積代金是可以被公平分配的。
林洲民表示,都發局對於代金運用已有規劃,代金會優先用於長期持有、未能納入原有捐地容積移轉機制的公保地,亦已制定「台北市容積代金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於議會二讀審議中,期望容積代金能在公平、合理、效率的前提下,運用在取得私有公保地與公設用地開闢。
不動產開發商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指出,容積移轉是城市成長的重要工具,也讓老舊公寓有更多重建機會、加速都更整合,根據研究資料,北市容積尚在總量控管下,都市環境容受力並未失控。若全面實施代金徵購公保地,實務上有困難,公會建議維持現行的捐地及代金雙軌制。
台北市估價師公會理事長郭國任表示,現行用作為課稅基礎的公告土地現值一定比例來徵收公保地,作法非常不恰當也不專業,建議加入審查估價機制,容積全面代金制上路後,應符合公開透明原則。政大地政系教授邊泰明說,容積銀行能保護公保地的地主權益,他並主張代金未來用於社會住宅。
代金收入6億 卻欠地主2兆
「過去三年,台北市容積代金才收不到6億,卻積欠公保地主2兆的徵收費用,初估要花一萬年才能把這些地買回來」,柯文哲強調,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私人權益與公眾利益如何兼顧,政府最後還是得下決定,城市才能向前邁進。針對容積移轉及公保地地主權益問題,文資保存仍是容積移轉的優先推動方向,至於保障地主權益的難題有待繼續研議。
-
【台北】中和積穗機能完備 萬大線帶動房價起漲
中和區積穗地區是中和早期發展區塊,雖目前無捷運線經過,但人口密度高,自成一格的便利生活圈,仍吸引不少購屋族目光,隨著捷運萬大線興建中,也讓區...〈more〉
-
中壢181件奪冠!蘆竹緊追其後 桃園廠辦兩區稱霸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產業轉型升級與廠辦分離趨勢加速,企業對新式廠辦需求迫切殷切。因應整體產業發展,企業積極推動資產活化老廠改建,建商也投入...〈more〉
-
關稅風暴衝擊 台灣房市五大因應策略出列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3日凌晨重啟關稅政策,對包括台灣在內的特定國家加徵20%至46%不等關稅,台灣被課徵高達32%。消息一出,全球股市應聲大跌...〈more〉
-
散步到捷運總站 456戶社宅拚2029年完工
為落實居住正義的願景,新北市「蘆洲區光華段停車場及青年社會住宅」舉辦開工動土典禮,456戶社宅單元預計2029年竣工,這是蘆洲區的第一座社宅...〈more〉
-
【桃園】航空城計畫加持 大園客運園區新案攀4字頭
台灣近年最大規模的國家級都市開發計畫「桃園航空城」已慢慢進入關鍵發展階段,總開發面積高達4,565公頃、預估總投資金額逾5,000億元,初估...〈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