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社區服務再升級 主廚料理 回家飯菜就上桌
對多數家庭來說,每天親自下廚困難度高,因此有建商開始積極推行社區餐廳,讓住戶一回家就可開飯。
雙薪小家庭成為現今主流家庭結構,夫妻為工作四處奔波,回到家後還有一堆瑣事等著處理,也因此對多數家庭來說,每天親自下廚、按時開飯簡直成為美好家庭的神話。為讓服務更貼近需求,在中部已有不少社區內在建商推動之下已開始設置常備的餐飲服務人員,不僅讓住戶一回家就能開飯,安心程度也更勝外食。
陸府「原森」提供生機飲食服務,部分食材取自頂樓的社區小菜園。
近年來食安問題嚴重,許多民眾都開始盡量減少外食頻率,「吃自己」再度變成主流的生活態度;不過現代人生活忙碌,家務與工作時常蠟燭兩頭燒,不少建商看準未來趨勢,有不少社區開始有主廚或是專職餐飲秘書進駐,甚至引進大學營養學系進行產學合作,提供不同飲食需求的住戶更多餐飲選擇。
雙橡園「F1」社區供餐服務廣受住戶好評,平均每月用餐可達800人次(圖/雙橡園開發提供)
產學合作 社區推健康餐食計畫
精銳建設在AAM美術館的供餐服務已行之多年,近年推案也多半將餐飲服務列入規劃考量之中,如「音悅廳」、「旅建築」、「藝博匯」以及「唐寧一號」等社區內目前都有提供餐飲服務。最近建設公司更積極推行「社區健康餐食計劃」,找來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進行產學合作,將健康菜單導入五期的「唐寧一號」的社區餐廳中,成為第一個落實「健康餐食」的社區。
精銳「唐寧一號」社區餐廳提供多項健康套餐,住戶反應熱烈。
精銳建設總經理特助徐祥勝表示,這次與中山醫大營養學系的合作,是期望能從硬體到軟體,由外而內全面照顧住戶的健康,近年住宅社區規劃宴會廳、廚房、甚至有機蔬菜工坊,但在菜單設計上卻沒有完整的配套,因此精銳這次籌備一系列社區講座,讓健康主動走入大家的生活。
徐祥勝也指出,「唐寧一號」只是健康餐食講座的第一站,與中山醫大共同開發的三套健康食譜,也會透過公司所屬數位平台分享給所有精銳的住戶和好友,未來公司也預計每兩個月更新一次新菜單,期望住戶在家也能煮出健康。
精銳建設專案經理高鴻麟指出,這次與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產學合作為住戶設計健康菜單,道道餐點皆由專業營養師為住戶健康把關,菜單設計更是別具巧思,針對「運動族群」、「銀髮族」、「過敏兒」等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健康食譜,這一季中最受歡迎的菜單包括適合健身族的焗烤地瓜海鮮盅、為銀髮族補充蛋白質的韓式板豆腐,以及過敏兒最愛的鮭魚飯糰,極具巧思的菜單設計讓不同族群都能吃得美味也吃對營養。
APP點餐 住戶一指搞定
同樣也是推廣社區健康餐飲的陸府建設在陸府「原森」也提供住戶生機餐飲服務,更貼心結合手機APP裝置,讓民眾可在家一指預約社區自製生機餐飲,貼心服務也讓重視健康與養生的住戶十分讚賞;而陸府建設也會不定期舉辦小農市集、烹飪講座等活動,帶動住戶在家開伙的風氣。
同樣對推廣社區餐廳相當有心得的雙橡園開發則是瞄準高端族群,在「F1特區」的菜單設計,會跟著季節變化時令菜色,如本季菜單推出最新菜色「客家封肉」就備受住戶喜愛。雙橡園開發指出,近年幾個案子推出供餐服務受到住戶熱烈回響,公司預計在9月份推出單元二新案「1812」,不少老顧客都很好奇到底會推什麼新「菜」。
社區餐廳使用率高 首創全天候餐飲服務
雙橡園開發表示,根據建設公司內部統計,F1特區平均每個月約有800人次用餐,在住戶肯定之下,也加深雙橡園開發持續推廣社區餐飲服務的信心,為了讓住戶不受早晚限制,在家隨時都可享受熱騰騰的美食,即將交屋的「V1特區」以及七期南側的「1617」將加碼引進頂級餐飲團隊,首創推出全天候餐飲服務,並自建物管團隊提供全方位的貼心社區服務。
-
竹科媽媽3戶房子地價稅全打2折 就靠「這招」 節稅
竹科李媽媽在關新路及慈雲路各有1間房屋,分別由自己及2個成年兒女設立戶籍,並享有地價稅自用住宅用地優惠稅率2‰,最近,兄妹倆合資又在光復路買...〈more〉
-
土城市況回穩 三區新案輪番上陣 早鳥、促銷優惠全都來
土城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近期運校重劃區供給量持續不間斷,據住展雜誌調查,繼稍早公開的「合康雙匯」、「朗沐」後,推案王寶佳機構旗下和耀建設又一...〈more〉
-
又見讓利價!北士科生活圈新案開出八折價
台北市士林北投科技園區近年發展快速,帶動周邊商辦與廠辦市場交易熱度持續升高。由於區域內素地稀少、新案供給有限,市場價格普遍站穩8字頭,吸引不...〈more〉
-
內科塞車有救了!北環段最後拼圖開工 大直到士林僅8分鐘
環狀線北環段最後一哩路銜接士林到大直的CF690B區段標,16日正式開工,宣告環狀線南北環段工程全面啟動。台北市長蔣萬安說,首都環狀線南北環...〈more〉
-
嘉市北港路兩側開發案 內政部將採個案變更續審 西區大發展將加速
為加速推動嘉義市北港路兩側地區開發,嘉義市長黃敏惠今(15)日親自率領市府團隊,出席由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主持的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第107...〈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