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長居住政策PK 聚焦社會住宅、租金補貼
社會住宅為多數候選人的居住政策重點議題之一,圖為林口社會住宅(台北市工務局提供)
九合一選舉投票日進入倒數,針對攸關民眾生活權益的居住問題,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近日公布6都「民間版住宅政策白皮書」,向市長候選人提出訴求、進行拜會,居住政策主軸包括社會住宅、租金補貼、都市更新等議題。學者提醒,不應忽略「人口減少、超額供給」等問題。
根據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訪談內容,首善之都的台北市,現任市長柯文哲主張重新盤點檢討市有學校用地,持續規劃社會住宅,朝向8年5萬戶邁進,並成立社宅公司專責營運管理,社宅地面層結合社會福利設施,例如公托、非營利幼兒園、老人日照、社區活動中心等。房屋稅作為政策工具,未來將會朝向1房自住輕稅、公告地價回歸市場機制,讓北市的稅制與稅基更健全。
北市高房價 主戰場為 都市更新、社會住宅
姚文智主張,台灣目前社宅存量遠低於世界各先進國家,要持續推動社宅,未來8年將朝向7萬2000戶存量的目標前進,包含興建3萬戶、包租代管2.2萬戶、至今已累積的1.9萬戶總和。未來透過公辦都更及容積獎勵推動的「混居型」社宅,將結合社福、共享空間、學生宿舍與NGO進駐。
姚文智並支持透過租稅模式引導空屋釋出,強調目的不是稅收,而是讓空屋活用、城市活化,年輕人願意留在都市,包租代管戶數可下修,將資源挹注於租金補貼,社宅可與大學宿舍結合,將提供5%~10%滿足青年學子需求。另外,姚文智曾說,北市需要徹底翻轉,透過都市再生及水岸再造的「Sky Line計劃」,由政府主導分期分區的大面積策略性更新,若他當選要做都更市長,市府就是最大的都更公司,將投入比現在多10倍人力,逐年編列共100億預算推動都更。
丁守中認為,社宅供給應結合都市更新,吸引民間開發商共同參與,研議強制回饋公益空間作為社宅,強調交通、就業等生活專區,由政府成立都市更新局,擴大容積獎勵、提供開發商合理利潤、透明審查機制,快速大量都更,最終達到擴大住宅供給、優化公共空間品質、馬路變寬,甚至是降低房價的效果,解決住宅問題。丁守中曾說,走完法定程序若仍有釘子戶,一定強制執行,並喊出「放寬住三用地法定容積率至300%」、「都更容積獎勵1.5倍給到飽」、「都更完工後絕不加稅」等政見,以提高老舊社區的都更誘因。
新北人口密 著重租金補貼、學生租屋
新北市部分,蘇貞昌主張全力支持中央8年20萬戶的社宅政策,中央分配給新北市的目標將全力達成,運用公有、市有、國營事業土地,目標設定為5萬2千戶,並支持實價登錄2.0版本的修法、符合住宅法精神的「可負擔租金」補貼制度,未來將調整新北市現行粗糙的租金補貼制度,學生與勞工的居住問題都納入社宅政策的重點照顧對象,在勞工就業、學生就學密集區域,提供一定比例的聯合住宅。
侯友宜主張,社宅不只追求量,質也很重要,未來若當選,會延續過去執政能量,任期4年內完工量超越過去8年,並增加市政預算投入租金補貼,建立租金分級補貼制度,減輕市民居住負擔。此外,將繼續溝通新北市議會通過「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3戶以上採累進稅率,引導市場空屋出租;針對學生居住問題,可藉由大學周遭捷運結合都更,以容積回饋空間作為社宅。
台中市府預計推動8年1萬戶地段好、建物好、生活機能好、價格公道的「共好社宅」。(資料照)
桃園發展捷運沿線 台中強調社宅創新
桃園市方面,陳學聖認為,桃園作為人口較年輕的城市,住宅問題不如雙北市嚴重,未來將結合桃園捷運聯合開發供給社宅,並調整既有租金補貼制度,讓桃園成為具吸引力的城市,不再是被動接收雙北人口。現任市長鄭文燦主張,桃園租屋價格較台北市低,在社宅量達到一定程度前,租金補貼及包租代管仍是落實可負擔住宅政策的有力工具,租金補貼應就家庭收入分設級距,給予弱勢更多社會援助,納入社工體系做資源連結。此外,機場捷運沿線各站擁有約1公頃的空地可供市府規劃興建社宅,使學生居住需求較大的中壢地區獲得舒緩。
至於台中市,現任市長林佳龍主張居住為基本人權,台中推動8年1萬戶,朝向三好一公道,地段好、建物好、生活機能好、價格公道的「共好社宅」;希望向中央爭取提高容積,以增加無障礙房型比例,未來可配合中央做法,讓社宅開放NGO包租提供服務,並推動管理公司,透過新的物業管理模式,與住戶建立新關係。此外,社宅「因地制宜」,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將調查周邊需求與資源,適時結合大學宿舍、公共藝術、社區營造、循環經濟與共享空間等創新實驗。
高雄提高留鄉誘因 避免青年北漂
至於高雄市兩位候選人,據其競選官網公布政見,陳其邁將協助青年創業,成立創投基金,吸引青年返鄉,推動社會住宅並擴大租金補貼。韓國瑜將推動「老青共居」的新型態生活選項,由市府調查、媒合,讓剛出社會有租屋壓力的青年,與家中有空餘房間的長者配對同住,彼此照應作伴,既能緩解年輕人的經濟壓力,亦可為長者們帶來活力與朝氣。
專家意見: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 莊孟翰
各都候選人普遍都沒認知「人口減少」及「超額供給」的問題,近年人口越來越少,加上市場上空餘屋量不小,根本不需要大量新建社會住宅,且政府包租代管的預期目標未達成,該把資源加注於租金補貼,擴大辦理範圍並提高戶數,形成廣義多元、緩和漸進的社宅政策更為實際。鄰近的日本現正面對800多萬戶空餘屋的危機,台灣也有同樣問題,值得借鏡。
-
台南人最愛買「這款房」 千萬內預算首選這3區
業者盤點2024年台南市實價登錄中古屋交易資料,發現台南人偏愛購買30~40坪、總價500~1,000萬元的中古屋,其中交易量第1名的「永康...〈more〉
-
媽媽過世、父子爭產撕破臉 專家點出「一關鍵」:爸爸其實分更多
當繼承發生時,配偶是當然繼承人,小孩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由配偶和小孩之間分配被繼承人的遺產。無論是均分繼承或是協議分割,都要全體繼承人同...〈more〉
-
國道7號通車也將延後?高市交通局:計畫未變 沿線小港、鳳山、仁武房市紛沾光
近來因原物料上漲、疫情與缺工等因素,造成高雄三條推動中的捷運路線的通車期將後延,讓外界擔心預定明年動工的國道7號是否也難逃延後通車命運?高市...〈more〉
-
2024豪宅王者竟不是台北?這座城市橫掃全台成交榜
2024年全台豪宅市場的最新成交榜單正式出爐!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最新資料顯示,台中市成交件數橫掃全台,光是「一聯三寶由雙陸」七大頂級建商就有...〈more〉
-
房屋稅新制也有小確幸?!農業設施做住家用 遷入戶籍將可節稅雙享
老王為了耕種一筆位於台南新市區的3分農地,有搭建農業資材室放置農耕用具,老王最近聽朋友說,若是農業設施遷入戶籍當做自用住宅,也能申請自住優惠...〈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