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房市型態轉變 「囤房」族變多了
房地產市場雖仍以自住為主,但投資置產目的卻發生些微改變,長期持有增多了。
房市轉熱,民眾藉由不動產進行投資是有增加的趨勢?根據中信房屋調查,86.7%民眾購置不動產是以「自住」用途為主,「投資」用途僅占了13.3%,與過去的調查差距不大,但進一步分析其中的投資目的,「長期持有」已由過去的4.6%上升到7%,而「收取租金」和「短期出售賺價差」,反而由過往的5.3%和3.9%降至4.9%和1.4%。
調查顯示,置產用途基本上無大幅變化,顯示市場仍以自住為基調,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張漢超認為,有能力以不動產作為投資者,多半具有較穩健的經濟基礎,且對經濟前景的變化有著基本的敏銳度,倘若對未來經濟前景有所疑慮,那麼在不動產投資決策上也會做出相對應的避險。
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今年民間消費將可能走向實質負成長的格局,景氣預估明年才有機會重拾成長動能,因此過去從事短期出售不動產賺取價差的投資者恐怕也是擔心短期經濟不佳,扣除必要成本後賺頭不佳,轉而偏向「長期持有」。
至於出租不動產收租的投資行為有所轉變,多少也是受到市況不佳、付出成本較高,以致投報率不如預期,張漢超指出,房東遇到的最大變數就是房客素質,有些房東乾脆只租給背景單純的學生,但受到少子化的衝擊,連學生租屋市場也相對萎縮,因此最終只好不再將收租作為主要的投資目的。
張漢超表示,近年有不少不動產投資人賠售出場的消息,這也意味著以不動產從事投資行為確實存在難以捉摸的風險,對於一般民眾而言,除非能做足功課、精準掌握成本與收益,否則不建議將不動產視為投資產品來操作。
-
媽媽過世、父子爭產撕破臉 專家點出「一關鍵」:爸爸其實分更多
當繼承發生時,配偶是當然繼承人,小孩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由配偶和小孩之間分配被繼承人的遺產。無論是均分繼承或是協議分割,都要全體繼承人同...〈more〉
-
央行出重手!這3種貸款手法「嚴重違規」 小心成房市黑名單
近期,國際貿易局勢因川普宣布對包括台灣在內的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為台灣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金融市場也可能因此波動。信義代書葉惠玲觀察...〈more〉
-
房屋稅新制也有小確幸?!農業設施做住家用 遷入戶籍將可節稅雙享
老王為了耕種一筆位於台南新市區的3分農地,有搭建農業資材室放置農耕用具,老王最近聽朋友說,若是農業設施遷入戶籍當做自用住宅,也能申請自住優惠...〈more〉
-
機房變身KTV、健身房 青埔建案遭罰120萬
你家的公設是違建嗎?公平會在日前通過委員會議,桃園中壢區建案「威均晶鑽」,在建案廣告的「RF2平面參考圖」、「RF3平面參考圖」,將屋突2層...〈more〉
-
催生中捷第七條路線! 台中捷運橘線啟動延伸線可行性研究
台中市捷運建設推動馬不停蹄,繼日前台中捷運崇德豐原線(紅線)上網公告啟動採購程序後,台中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正式公告「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機場...〈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