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商用市場熄火!交易額大砍七成 這縣市卻異軍突起
2023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交易額皆呈現量縮,全台商用不動產及土地總投資額合計為新台幣288億元。
2023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交易額皆呈現量縮,全台商用不動產及土地總投資額合計為新台幣28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約七成;然而在民間參與政府土地開發招商案方面,仍繳出不錯的成績單,顯示投資人在通膨、升息、經濟成長趨緩及平權條例政策等不確定因素下,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更加謹慎及效率,謀定而後動。
交易類型方面,本季最大宗交易類別為工業型不動產,達新台幣107億元,占總交易額84%。買方多是科技及製造業者以營運策略上的自用需求為導向。若細看工業不動產之交易組成,可以觀察到近68%的交易額為廠辦交易,又以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最為企業青睞,雖然整體市場的買氣降低,但本季台北市的廠辦交易總額,較去年同期逆勢成長了34%,更為近3年同期最高,意味著產業發展衍生的剛性需求仍然穩健。
土地交易市場方面,2023年第一季交易額達到新台幣18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7%。相較於2019年起連續四年每年首季超過500億元的交易量,市場回歸到2018年以前的水準,除了多數開發商已於疫情貨幣寬鬆期間補充土地庫存,平權條例對住宅後市的影響仍待觀察、工業土地價格偏高等因素,使本季土地市場交易額也明顯量縮。
仲量聯行台灣總經理侯文信表示,雖然私部門的投資市場交易冷淡,但公部門招商案件則維持穩健,依據財政部促參司統計,繼2022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簽約金額達282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後,今年至二月底止廣義促參案件簽約金額已達187億元,若再加上已選出最優申請人但尚未簽約的高雄舊市議會公辦都更案及台北市府捷運局於上週決標的金城機廠暨莒光站/加蚋站捷運聯開案,兩案民間投資金額分別為77億元及200億元,合計已達464億元。由於政府招商案往往具備產權單純、位於市中心或鄰近捷運之區位優勢等,已成為投資人取得土地的重要途徑之一,未來幾季各政府單位仍有許多區位優良的招商案,值得市場留意。
-
媽媽過世、父子爭產撕破臉 專家點出「一關鍵」:爸爸其實分更多
當繼承發生時,配偶是當然繼承人,小孩是第一順位繼承人,所以,由配偶和小孩之間分配被繼承人的遺產。無論是均分繼承或是協議分割,都要全體繼承人同...〈more〉
-
央行出重手!這3種貸款手法「嚴重違規」 小心成房市黑名單
近期,國際貿易局勢因川普宣布對包括台灣在內的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為台灣經濟前景增添不確定性,金融市場也可能因此波動。信義代書葉惠玲觀察...〈more〉
-
北市房價鬆動?「這區」預售均價跌破百萬防線
台北市地政局公布2024 年Q4市場動態,住宅及預售屋買賣市場交易量皆較前一季減少近3成,交易動能持續降溫。儘管交易量縮減,住宅價格仍具支撐...〈more〉
-
社宅不夠用?台中悄悄突破1萬戶 放寬這條申請門檻
台中市政府持續推動興建台中社宅,目前好宅進度將來到10,231戶,近期優化出租辦法,台中市政府住宅發展工程處表示,此次修法重點包含:放寬申請...〈more〉
-
【台北】中和積穗機能完備 萬大線帶動房價起漲
中和區積穗地區是中和早期發展區塊,雖目前無捷運線經過,但人口密度高,自成一格的便利生活圈,仍吸引不少購屋族目光,隨著捷運萬大線興建中,也讓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