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第一季外國人來台買房僅243棟 「地熱房冷」買地面積超過3萬坪

2023/05/09 22:00文/記者朱語蕎

 

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外國人購屋態度似乎有所改變,根據內政部公布外國人取得台灣不動產統計數據,土地與房屋移轉量雙減,但面積卻出現明顯消長。

今年第一季土地取得面積超過3萬坪,比去年同期增加93.3%,建物面積僅5千多坪,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59.6%。大家房屋企畫研究室總監郎美囡指出,房地合一稅制下,外國人賦稅壓力大,加上平均地權修正案上路後,也會影響以外國法人資產配置,不動產市場在今年第一季出現地熱房冷狀況,顯見外國人取得台灣不動產出現質變。

就整體取得狀況來說,建物為243棟,土地為704筆,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7.3%與12.8%,六都表現上,建物取得以台北市最多,今年第一季共60棟,面積共1,444坪,平均每棟約24坪,台中市建物取得面積位居第2,共1,094坪,以取得33棟估算,平均每棟約33坪。

而外國人取得土地大宗落在桃園市,共取得224筆、23,219坪,為六都中外國人取得土地唯一破萬坪的區域,新北市及台中市各取得超過1百筆土地,面積新北市3,182多坪,台中市1,569坪,至於南二都無論在土地或建物的取得數量都敬陪末座,顯見外國人購置台灣房地產多在中部以北。

 郎美囡表示,台灣不動產租金投報率偏低,加上短期持有的稅制不友善,投資吸引力不高,惟經濟表現穩健,近幾年台商回流及國際企業部屬設據點,外國人置產仍維持一定量體,購買住宅、辦公室居多選擇首都台北市。

而台中市位居台灣中心位置,南來北往快速,並具有諸多重劃區及科技園區的規劃,故外國人取得建物及土地數量也不少,不過,外國人購置土地則偏好地價相對低,但又具有國際交通優勢的桃園市,也使其成為土地交易王。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過往外國人在台交易不動產應多為台商僑外資,不過在政策限制下,短期投機大門已關,加上政府對於洗錢防制的謹慎,轉進不動產需要更多準備,也因此在規劃上也比過往更為細膩,促使海外買家必須眼光放遠,偏偏台灣短期內地緣政治隱憂揮之不去,也讓外國人轉進不動產更為謹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