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稅改公聽會 專家提方案減少衝擊
立法院11日舉行房屋稅爭議公聽會,邀集產官學界代表提供稅改意見。
立法院今日舉行公聽會探討房屋稅爭議,會中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針對稅基、稅率,及評議機制提出意見,房屋的折舊率、路段率、加價項目,可能是未來持有稅的調整重點。
德霖技術學院不動產經營系副教授林旺根認為,房屋標準單價與折舊率可由中央統一制定,至於路段率應由地方政府比較不同地段的房屋買賣價格訂出,原有的減除地價規定應該刪除。
目前房屋稅率各地都不同調,林旺根表示,自住房屋規定全國合計3戶,並未訂定面積或價格上限,明顯失衡應該改進,且放任縣市政府訂定差別稅率,許多縣市仍用單一稅率,明顯違背法規中央卻不糾正,建議財政部參照地價稅做法,改由中央立法統一稅率。
溯及既往或是重新評定,是房屋稅一大爭議,林旺根指出,房屋標準單價無論新舊,只要種類、等級與地段增減率相同,理應是相同價格,不過,重新評定後,對於舊屋應考量其耐用年數、折舊標準來調整,才符合法律。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理事長卓輝華認為,長達30年未調整的稅基,建議短期改為每3年調整,中長期改為每年調整。
減緩北市衝擊 建商公會提建言
台北市房屋稅調整後,已衍生包括重複課稅、殘值不合理、地上權地租暴漲、租金轉嫁、政府招商困難等問題,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于俊明建議,取消加價項目與高級住宅加成規定,並讓加成部分與契稅稅基脫鉤,且改以市場交易過的房屋認定高級住宅。
于俊明還說,應取消或降低路段率,重新檢討耐用年數與殘值,房屋起造人不應適用囤房稅率;作為稅基的公告地價要反映土地客觀的收益能力,以租金調幅為標準,同時,自住的房屋稅負應調降、避免與地價稅重複課徵。
失控的稅負 萬豪大喊吃不消
成為加稅受害者的萬豪酒店副總蘇慶福指出,2015年7月1日台北市調漲新房標準單價後,在使照年限、加價項目加乘作用下,萬豪與鄰近的美福飯店房屋稅竟然差了2.6~2.7倍,與美福完全無法競爭,形成不平等狀況,「目前每天營收約200萬元,有高達60萬元稅負成本,幾乎快做不下去了」。
蘇慶福說,萬豪同意調整稅基,但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合理、和緩,過去30年未調整房屋標準價格是公務員怠惰,應追究行政責任而不是找老百姓負責,共產國家也不會這樣搞,現在外資股東還以為萬豪詐欺,稅負怎會與當初評估結果相差這麼多,希望政府打房歸打房,但要讓住宅與商用不動產脫鉤。
-
一個車位要價925萬!比中南部一間房還貴 全台最貴停車位在這裡
台灣家庭擁車比例年年增加,交通部公路局資料,近五年全台汽車登記數量,從2020年的819萬輛提升至2024年的868萬輛,增加5.9%,不過...〈more〉
-
共有農地遭共有人違規使用 慘遭核課大筆地價稅 專家:檢附這種契約書可申請課徵田賦
陳先生與張小姐原共有一筆農地,原按田賦(目前停徵)課徵,因部分面積興建未經核准的建物、鋪設水泥等未作農業使用,經稅捐稽徵機關改按一般用地稅率...〈more〉
-
每戶只剩2.41人!「人口大逃殺」竟與這項新政策有關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more〉
-
土城市況回穩 三區新案輪番上陣 早鳥、促銷優惠全都來
土城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近期運校重劃區供給量持續不間斷,據住展雜誌調查,繼稍早公開的「合康雙匯」、「朗沐」後,推案王寶佳機構旗下和耀建設又一...〈more〉
-
高速公路新營交流道四通一階發布實施 建設效應推動 新營房價帶站穩3字頭
考量新營都市發展需求,南市府都發局推動高速公路新營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第四次通盤檢討主要計畫(第一階段)案,經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