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房屋稅方向 產學界:取消路段率及新房加價項目
對於台北市房屋稅調整的方向,專家學者聯合舉辦「懲罰式房屋稅、稅負暴漲全民皆輸」論壇。
房屋加稅爭議越演越烈,對於房屋稅問題,26日在台北市議會舉辦的「懲罰式房屋稅、稅負暴漲全民皆輸」論壇,房產專家學者、台北市議員一致抨擊新稅制不應回溯、把市民當提款機,建議應全面取消新成屋加價項目,以及高級住宅稅計算公式中,取消路段率改為固定比率,並採舊屋維持標準單價不變的方案。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參加居住正義論壇曾表示,房屋稅是否調整,北市府沒有特定立場,不過他認為房屋稅以一刀切式劃分的制度,讓房屋稅暴增「太奇怪了」。與會的專家學者提到,新制房屋稅爭議點太多,包括市井小民遭殃、都更戶變成弱勢戶、路段率重複課稅、租屋者被轉嫁等都亟需改進,才能做到居住正義。
大華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張義權表示,房屋稅是持有稅而非機會稅,應秉持量能課稅原則,不可充滿不確定性。此外,現有建物每年攤提折舊為資產會計基本原理,建物價值應逐年遞減,追溯既往不但違反會計原則,更充滿不可預測性。不動產價格上漲並不代表房屋應該加重課稅,所有權人若未出售不動產,其實沒有增加所得,政府課稅目標要擺在有現金流入的機會稅,而非沒有現金流入的持有稅。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指出,今年4月民眾接到房屋稅單已經引爆一次民怨,11月接到地價稅單必然還有一波爭議。以房屋稅來說,主管機關高舉居住正義大旗,卻又擬定回溯機制,增加稅收意圖明顯。除了房屋稅、地價稅都已計入路段率,2014年7月1日後的房屋稅公式更明顯重複計算路段率,台北市府要將路段率改為固定比率,但固定比率為多少是重要議題,過程應該公開討論。
莊孟翰還說,房產重稅的稅制結構改變,長期來看會產生轉嫁的後遺症,例如房價下跌不易、首購年輕人可能淪為二次屋奴,BOT及地上權開發案也有重大影響,對整體經濟與稅收影響不容小覷。
房產專家田大權認為,法律有信賴保護原則、不回溯既往原則,過去20、30年稅基未調漲是主管機關瀆職,讓民眾承擔有失公平,「實在不懂政府到底是鼓勵民眾持有還是鼓勵交易?不能只因為政府變窮了,為加稅而加稅」。
田大權強調,前副市長張金鶚力推「以房養老」,如今老屋加稅根本是「自己打自己」,老人家用老房子去抵押貸款度日, 結果房屋稅一漲,變成貸款用來繳稅,真的很瞎。
-
共有農地遭共有人違規使用 慘遭核課大筆地價稅 專家:檢附這種契約書可申請課徵田賦
陳先生與張小姐原共有一筆農地,原按田賦(目前停徵)課徵,因部分面積興建未經核准的建物、鋪設水泥等未作農業使用,經稅捐稽徵機關改按一般用地稅率...〈more〉
-
每戶只剩2.41人!「人口大逃殺」竟與這項新政策有關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more〉
-
他一年送兒女各240萬 犯「這錯誤」遭連補帶罰近50萬
不少家長會藉由每年每人的贈與稅免稅額244萬,逐年贈與給子女,但要注意若同一年度贈與他人的財產超過244萬,就得申報贈與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more〉
-
土城市況回穩 三區新案輪番上陣 早鳥、促銷優惠全都來
土城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近期運校重劃區供給量持續不間斷,據住展雜誌調查,繼稍早公開的「合康雙匯」、「朗沐」後,推案王寶佳機構旗下和耀建設又一...〈more〉
-
樓上小孩像馬?搞懂大樓「隔音設計」3大重點
大樓住家常有噪音干擾問題,也常發生因樓上鄰居奔跑聲、被家具拖移而互相指責吵架,憤怒嗎?這類的噪音大多歸咎於大樓的隔音設計,建築師是有義務對建...〈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