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人屋雙老 中央拋老宅延壽免重建

2024/12/11 12:09文/記者張瀞勻

近年面對社會高齡化所衍生人屋雙老的困境,內政部也將透過政策整合、行政程序簡化、提高資金挹注並結合減碳之綠色金融提高誘因,並投入專業人力及輔導團隊,加大力度協助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完善整個延壽機制。(圖/資料照)近年面對社會高齡化所衍生人屋雙老的困境,內政部也將透過政策整合、行政程序簡化、提高資金挹注並結合減碳之綠色金融提高誘因,並投入專業人力及輔導團隊,加大力度協助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完善整個延壽機制。(圖/資料照)

內政部近日舉行「老宅延壽 老人更安心研討會」,內政部次長董建宏透露,表示,政府為照顧弱勢及青年族群的居住需求,已提出興建25萬戶及8年百萬戶租屋家庭支持計畫的社會住宅政策,更結合多樣化社會資源,包括租金補貼、新青安政策、包租代管、小造鎮計畫等政策,支援不同世代的居住需求。

內政部也觀察到,近年面對社會高齡化所衍生人屋雙老的困境,內政部也將透過政策整合、行政程序簡化、提高資金挹注並結合減碳之綠色金融提高誘因,並投入專業人力及輔導團隊,加大力度協助公寓大廈成立管理委員會,完善整個延壽機制,來加速老宅延壽整建維護工作,進而提升高齡者的行動能力和居住安全,避免因不斷新建房屋產生大量的建築碳排量,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世界趨勢。

董建宏指出,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依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約有500萬戶,超過總體住宅總量的半數,高齡老屋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課題,要在短期內全面更新重建可能不切實際也緩不濟急,加上都會區土地缺乏,新興住宅建設往都會區外部發展,迫使青年族群人口大量外移,更加劇人屋雙老和都市空洞化的現象。因此啟動老宅延壽計畫勢在必行,為人屋雙老的社會再創新局。

董建宏指出,現今高齡老宅主要面對課題像是建築物耐震、年久龜裂、漏水、外牆磁磚掉落、電線雜亂老舊走火,以及居家電梯、浴廁防摔照護等通用設計問題,若能適當整建維護,不僅可以增進高齡者行動的便利性、提升居住的安全與舒適性與活化都市機能,將有助於實踐高齡者在地安養的社會理想,也可有效減輕都更危老重建的負擔。

此外,建築物延壽藉由經濟、簡易、快速的評估與修復補強技術工法,在短期內提升安全性能與改善居住品質,而且因無需拆除重建,可減少約60~70%的碳排,所帶來的建築減碳成效,將可加大我國淨零建築推動力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