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比創新高、躺平族不想努力 掀房市三現象
少子化加上老年化的趨勢下,扶幼比和扶老比在2020年進入黃金交叉,這也讓房市產生了三種新生態現象。(圖/記者張瀞勻攝)
根據國發會統計,今年至8月為止,扶老比增加至23.37%,成為統計以來的新高點,比10年前的14.7%增加了8.67個百分點;反觀扶幼比,則持續走低,10年前為20.37%,今年17.53%,降了2.84個百分點,而2021年總扶養比來到40.9%,撫養的壓力仍然高居不下,也衍生出房市3個新現象。
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扶老比的增加,除了因為現代醫療進步,人類壽命延長,最主要還是「家庭觀念」的變化,過去農業時代以大家庭為主流,子女生養眾多,共同或輪流撫養長輩也較不吃力;但隨著小家庭觀念興起,許多家庭不生或只生一胎,雖然減輕了自己養育子女的壓力,卻也在無形中加重了未來子女照顧雙親的擔子。
張旭嵐表示,少子化加上老年化的趨勢下,扶幼比和扶老比在2020年進入黃金交叉,這也讓房市產生了三種新生態現象:第一種,「小宅蝸居族」,稍有能力買房或透過雙薪收入成家的家庭,因生活負擔和撫養壓力大,只好買間低總價小宅,並減少生育,藉以降低負擔,但也持續造成少子化趨勢。
第二種是「長租樂天族」,部分年輕人無法靠爸媽,又無法獨立買房,乾脆說服自己「買不如租」,雖然沒有資產,但也不會有負債,及時行樂最快活。
第三種則是「躺平繼承族」,習慣和父母同住的獨生子女,或因無力負擔房價而賴在家啃老者,因不想努力賺錢購屋,索性就仰賴父母庇蔭,早早躺平等繼承。
張旭嵐提醒,太早躺平,晚年就無法脫貧!其實小資成家不是不可能,但確實需要跳出舒適圈,首先從降低娛樂型支出著手,再透有規劃的理財,增加財商,並提早設定購屋目標,擬訂計畫,由小換大,用房滾房,這樣就有機會累積資產戰勝通膨,讓人生順利脫貧。
-
【台北】中和積穗機能完備 萬大線帶動房價起漲
中和區積穗地區是中和早期發展區塊,雖目前無捷運線經過,但人口密度高,自成一格的便利生活圈,仍吸引不少購屋族目光,隨著捷運萬大線興建中,也讓區...〈more〉
-
中壢181件奪冠!蘆竹緊追其後 桃園廠辦兩區稱霸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產業轉型升級與廠辦分離趨勢加速,企業對新式廠辦需求迫切殷切。因應整體產業發展,企業積極推動資產活化老廠改建,建商也投入...〈more〉
-
關稅風暴衝擊 台灣房市五大因應策略出列
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3日凌晨重啟關稅政策,對包括台灣在內的特定國家加徵20%至46%不等關稅,台灣被課徵高達32%。消息一出,全球股市應聲大跌...〈more〉
-
散步到捷運總站 456戶社宅拚2029年完工
為落實居住正義的願景,新北市「蘆洲區光華段停車場及青年社會住宅」舉辦開工動土典禮,456戶社宅單元預計2029年竣工,這是蘆洲區的第一座社宅...〈more〉
-
【桃園】航空城計畫加持 大園客運園區新案攀4字頭
台灣近年最大規模的國家級都市開發計畫「桃園航空城」已慢慢進入關鍵發展階段,總開發面積高達4,565公頃、預估總投資金額逾5,000億元,初估...〈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