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時代量縮價穩 小宅高質化成規劃新趨勢
優質綠地環境,兼具居住健康與安寧,綠意高質感小宅規劃,可望成為疫後時代建築規劃新潮流。
疫情逐漸趨緩,剛性購屋需求有逐漸回籠現象,但房市面對冷靜期與觀望氣氛緩緩消散,不少推案建商咸認,針對購屋居住需求回歸本質,與少子化、單身小宅趨勢,住宅單元機能配置及動線,也須通過由外到內的功能空間設計,提高空間質感與機能性,更是爭取消費者進場的重要規劃方向。
疫情趨緩政策放軟 餘屋去化成焦點
針對都會新貴居住需求,提高室內質感與收納機能,有利爭取買家進場。
根據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大數據暨大量估價研究中心的調查統計,全台住宅市場發展,目前房屋供給面,建照供給累積近年最多,餘屋去化已成焦點。其中新北、臺中、臺南未開工宅數偏多,去化壓力較大。
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教授楊宗憲分析,需求面的整體剛性需求回升,但投資需求不足。除了新北、高雄需求量能相對較強,臺北、桃園剛性需求較為不足;除高雄外,其餘五都投資需求普遍不足。
輕豪宅室內建材配備升等向豪宅看齊,雖然成本提高,卻利於吸引注重質感買家。
至於價格與交易量方面,房價漲幅明顯趨緩,桃園、高雄有回檔跡象。交易量下跌幅度偏大,買方觀望濃厚,交易量續降機會大。而新北、高雄交易量下降幅度較多,桃園、臺中、屏東交易量較為穩健。 市場上仍有環境支持因素,包括升息空間有限,整體仍屬於低利率,有利於市場軟著陸甚至積蓄能量。地價稅與房屋稅等持有稅仍然偏低,加上「有土斯有財」觀念深固,成屋市場供需關係仍相對穩定,房市不易出現拋售潮。今年股匯雙漲,也利於維持房市資金動能。政策主軸將由「打炒房」轉為「居住支持」,減緩房市壓力。
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去年交易量跌幅最深的就是新竹縣新埔鎮,全年交易件數僅136件,較前年下滑逾7成。而交易量跌幅第二名的行政區則由台中梧棲奪得,再來第三名則為台南市新市區,台南近年受惠於台積電於南科擴廠,替該區房市注入活水,尤其鄰近南科的新市房價更是吵得沸沸揚揚,去年成交單價漲幅超過2成,攀升至26.5萬元,也讓不少買方追價意願降低。
量縮價穩今年趨勢 高質化爭取買方利器
南部地上權住宅不再陽春,包括建築外觀、社區公設與室內建材等級達到高規格。
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陸炤廷指出,受到中央銀行與財經部會為穩定房價,祭出管控政策發酵以及美台升息影響,房市交易量減緩,但建材價格居高不下且缺工問題仍在,房價具僵固性、下跌空間有限,預料2023年房市將呈「交易量跌、價格緩修」狀態,業者要吸引買氣回籠,建材配備與規劃質感升等,成為爭取消費者青睞的重點方向。
晨均建設總經理涂麗雅表示,針對都會新貴或是空巢銀髮族的小宅居住需求,除了仔細規劃建物外觀、室內空間與綠建材,並採用天使光、手勢驅動防疫電梯、防霾紗窗等,同時安排日系clean up廚具提高收納機能,都受到客層認同。
台南打造低碳示範社區 公私部門攜手提高居住品質
強化施工品質與售後服務,也是高質化小宅規劃新潮流。
南部低碳社區環境規劃,除了形成微氣候且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有利提高居住品質,坐擁大片公園綠景或水景的優質環境,以開闊綠地環境結合交通路網、成熟商圈優勢,吸引購屋買盤持續進駐,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推案重點區。
台南和通建設董事長李怡寧認為,居住健康在疫情當前的情勢下,受到更多消費者關心,在後疫情時代,回歸建築本質,從採光、通風、植栽、綠覆率、用水等方面強化,提高居住品質。
-
北市整宅都更再加碼、二階門檻降至8成 「這兩案」可望加速
台北市老舊整建住宅都更誘因再加碼!為加速實踐整宅住戶耐災安全的安居願景,台北市更新處檢討調降整宅公辦都更第二階段意願門檻,從原先9成降至8成...〈more〉
-
買大樓配車位 他3個月轉手賣掉車位 竟得繳近百萬稅金
寸土寸金的今天,買房不容易,如果出售時還需要繳納高額的房地合一稅,那就更令人扼腕,如何有效節稅,成為賣房時重點。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more〉
-
龜山塞車有解!「這條路」打通 A7再迎推案熱潮
桃園市龜山區近年人口成長快速,尖峰時間交通壅塞成為居民惡夢,內政部規劃「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至青山路道路新闢工程」,日前正式動工,預計將振興...〈more〉
-
新北社宅再+2!三重、土城共增739戶地段一次看
為解決住房需求並鼓勵青年在地就業及生活,新北市政府持續推動社會住宅政策,優先以低度利用之市有土地規劃建設。本次新北城鄉局選定三重區機關用地(...〈more〉
-
免稅房屋變革上路 專家提醒多屋族自用稅率申請到這一天
房屋稅2.0新制即日起實施,住家用免稅房屋增訂以自然人持有全國3戶為限,新北市政府稅捐稽徵處表示,為維護民眾權益,針對持有住家用房屋免徵標準...〈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