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課徵空屋稅能活化閒置空屋?李同榮:難流入租賃市場

2023/06/07 12:00文/記者朱語蕎

房產趨勢專家李同榮。
針對空屋稅議題,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也從產、官、學、屋主、一般社會大眾等五種角度,解析政府該不該加徴空屋稅:
一、從官方角度:可以增加稅收、降低民怨、解決傳統商店偏高空置率、增加租賃供給,並掩蓋興建社會住宅政策跳票缺失。
二、從學者角度:能活化閒置資產,避免浪費社會資源
三、從建築業者角度:空屋稅加囤房稅有重複課稅疑慮
四、從空屋所有權人的角度:空屋不會因稅制打房而被逼入租賃市場
五、從一般社會大眾的角度:民器可用,稅制打房維護弱勢,容易引起共鳴
不過,以官方角度來看,空屋定義不清,空屋最多是偏鄉,政府如何釐清空屋的起源,避免傷及無辜老厝?李同榮說,加徵空屋稅,結果可能會如同奢侈稅與房地合一2.0實施後房價轉嫁、租金照漲,受害的還是年輕人。至於傳統商圈空置率偏高,是市場問題、租金問題、還是商圈競爭力問題?抑或只是稅制單純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要多方討論,而釋出空屋的是否能轉入當租賃公宅也是一大迷失。
李同榮表示,空置率多寡與市場機制息息相關,正常市場空置率是5%左右,目前全台空置率約8.5%~9.5%之間,若扣除代售成屋與建商代售餘屋,市場空置率就降至8%以下,若再扣除偏鄉繼承空屋與老厝,都會的空置率其實根本不嚴重,尤其是低總價剛需市場的空置率幾乎已經少之又少。
空屋也無法以稅制控管轉入租賃市場,更難談到活化閒置資產的發展,要談活化閒置空屋應先談如何活化公有與私有閒置空地問題,學者忽略公法人標地炒地與私法人囤地才是房價堆高的主因。
而對建商來說,空屋稅影響較大的是建商餘屋,依建商的角度會認為政府已經有緩衝年限要課徴3.6%囤房稅,又要加徴3.6%以上空屋稅,是否一隻羊被剝兩層皮?
李同榮認為,徵空屋稅頂多只會逼迫空屋入交易市場,不會活化到租賃市場,更不可能疏緩弱勢租賃需求,其實當市場轉弱時,空屋率就會因屋主拋售到交易市場而降低。
李同榮指出,台灣房產持有稅偏低是事實,但稅制要全面革新,不是在陳舊不堪的稅基上疊床架屋,全面稅制革新應包括持有稅基打掉重來,房屋稅與地價稅合併實價課稅(價高稅重,取代豪宅稅),稅基一旦提高,稅率應降低,自住輕稅、多戶遞增稅率(取代囤房稅與空屋稅)、稅制革新力求稅制簡化、合理、公平,不為打房,才是最佳的房產稅制政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地產天下】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