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標準早不合時宜 陳勝宏籲:豪宅認定金額應上調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新任理事長陳勝宏呼籲政府,應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私法人購屋許可等制度。
大選結束,今年房地產發展備受各界關注,對於未來建築業前景,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目前建築業仍然面臨勞工短缺、工料上漲、利率上升、融資困難等困境,加上今年開始課徵碳費,鋼材、水泥、鋁料都是主要建材,未來營建成本勢必再增加,這些都是建築產業當前面臨的困難,籲請政府要重視協助解決。
而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被稱為打炒房重藥,陳勝宏認為,目前房市交易量、價沒有大幅波動,房市已趨於平穩,央行的金融緊縮政策應該滾動檢討調整,以維持產業合理經營環境。
他以特別提出兩項應該立即鬆綁的不合理規定。第一項是「18個月內動工興建」的規定,目前土融要求18個月內ㄧ定要動工,實務上有的銀行甚至只給1年期限,就算不談整併其他土地,建案從購地至取得建照開始動工,都要經過許多冗長的行政程序,如果再涉及都市計畫變更、都市設計審議、環境影響評估等事項,18個月內就要動工簡直是天方夜譚。
第二項是建議央行「高級住宅限貸令」的高價住宅認定金額應調整,畢竟這已是10年前所訂標準,應該配合房價水準合理調整,陳勝宏表示,央行目前的規定是台北市7000萬、新北市6000萬、其他縣市4000萬以上就會被認定為高價住宅,消費者只能有4成的貸款。
陳勝宏指出,根據內政部公布全國住宅價格季指數的統計,以2016年為基期100,2023年第3季全國住宅價格季指數為133.18,漲幅已超過3成。在六都中,除新北市增加2成5、台北市增加1成5外,其他四都平均增加4成。以高雄當地為例,4000萬住宅認定為高價住宅,而限制一般民眾只能貸款4成,已不合時宜,且嚴重影響產業發展,建議央行適度提高高價住宅認定金額,以符合民眾實際購屋需求。
另外,去年上路的「私法人取得住宅許可制」,陳勝宏認為,這已違反自由經濟原則,「私法人購屋許可制」最早是行政院在2020年12月「健全房地產方案」所提出,當時背景是為了防堵個人藉由設立公司或股權移轉,來規避短期移轉重稅。
如今房地合一稅已經修法針對私法人5年內買賣成屋、預售屋適用短期重稅率;繳納房地合一税後的盈餘分配,還要再繳28%的所得稅,實質稅率已達60.4%([45%+(1-45%)*28%]=60.4%),建議政府要重視各界聲音重新檢討,相關子法也要減少對產業經濟活動的干擾。
-
共有農地遭共有人違規使用 慘遭核課大筆地價稅 專家:檢附這種契約書可申請課徵田賦
陳先生與張小姐原共有一筆農地,原按田賦(目前停徵)課徵,因部分面積興建未經核准的建物、鋪設水泥等未作農業使用,經稅捐稽徵機關改按一般用地稅率...〈more〉
-
每戶只剩2.41人!「人口大逃殺」竟與這項新政策有關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more〉
-
他一年送兒女各240萬 犯「這錯誤」遭連補帶罰近50萬
不少家長會藉由每年每人的贈與稅免稅額244萬,逐年贈與給子女,但要注意若同一年度贈與他人的財產超過244萬,就得申報贈與稅。財政部臺北國稅局...〈more〉
-
土城市況回穩 三區新案輪番上陣 早鳥、促銷優惠全都來
土城近年重劃區推案量大,近期運校重劃區供給量持續不間斷,據住展雜誌調查,繼稍早公開的「合康雙匯」、「朗沐」後,推案王寶佳機構旗下和耀建設又一...〈more〉
-
樓上小孩像馬?搞懂大樓「隔音設計」3大重點
大樓住家常有噪音干擾問題,也常發生因樓上鄰居奔跑聲、被家具拖移而互相指責吵架,憤怒嗎?這類的噪音大多歸咎於大樓的隔音設計,建築師是有義務對建...〈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