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最大交屋潮強碰房市寒流 房價下跌還得等 進場時機、區段選擇一次看

2025/02/22 04:30文/記者朱語蕎

最大交屋潮強碰房市寒流 房價下跌還得等 進場時機、區段選擇一次看專家認為,新案市場仍視個案表現而定。

全台房市在去年9月央行宣布新一波信用管制後,買氣急速下滑,雖然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守住35萬棟,但多數來自上半年房市景氣熱絡的挹注,開春買氣依舊低迷,今年能否進場買房?房價是否會下跌?引發民眾關注。

房市買氣到底有多冷?比較2023年與2024年各季度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數據和年增率變化,七大都會區在2024年第四季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全數較前季下降,其中新北、新竹、台南三都會區的移轉棟數更較去年同期大減25%。
主要原因就是「銀行房貸緊縮」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於2024下半年開始發酵,民眾的購屋負擔能力明顯受到衝擊,2024下半年房市移轉量迅速下滑。觀察內政部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數據,2024年第三季除桃園和台中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仍持續成長外,其餘主要都會區都出現減少。與2023年同期相比,除台中外,其餘六大都會區年增率也都較前一季下滑。

原物料上漲,土地價格也未見下跌,都讓房價難以大幅度下跌。原物料上漲,土地價格也未見下跌,都讓房價難以大幅度下跌。

買氣持續觀望 元月交易量腰斬

到了2024年第四季,七大都會區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持續較上一季減少。在年增率部分,除桃園仍有正成長之外,其餘六大都會區都出現負成長。其中新北、新竹、台南年減幅約在25%左右,減幅相當驚人。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銀行房貸緊縮」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嚴重影響民眾的購屋能力,造成移轉棟數減少,更讓傳統交易旺季出現「旺季不旺」的情況。
今年的交屋潮也一直備受關注,據內政部統計,全台住宅類核發建築物使用執照為13萬8180宅,刷新1996年以來歷史新高;全台住宅類核發使照總樓地板面積則達584.9萬坪,亦是自2007年以來最高。若以平均工期約3年來看,約是自2020年起建商大舉推案,累計至2023、2024年陸續出現大批交屋潮,此走勢亦與房市大盤相符,上一波多頭房市起漲點,即是以2020年為開端,各地建商紛紛搶進,其中台中、桃園以重劃區議題著稱,前者更是這波大漲的主要區域,吸引開發商插旗。

想承接預售平轉戶?「時機」很重要

但民眾買房意願衰退,市場呈現觀望態勢,也讓不少人擔心自己現在進場會買到高點,但從數據來看,房價似乎還沒隨買氣驟降而下滑,雖市場出現不少「急售」、「平轉」、「賠售」物件,但從新建案價格來看,還未明顯感受到房價下跌。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觀察住宅類核發使照數據,自2023年下半年起至2024年底,扣除工作日較少之2月份,已連續17月單月住宅使照宅數都達破萬宅規模,且以桃園市、台中市居多。
市場上也開始出現「平轉」、「賠售」、「急售」物件,民眾是否能適時進場承接這些轉售物件?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表示,若是承接「平轉戶」預售案,首先須了解投資客進貨時間點與進價的高低,在2023年6月30日前購入預售屋者不受平均地權禁止換約的限制。若以2022年中投資進場當平均進價,這些投資客大部分進價低於目前市價約1成5至2成,往前推成本越低,可能獲利差價近3成,往後推到2023,平均獲利差價至少也超過1成,可先了解這些物件進貨時機與成本後,進一步預估未來交屋時取得的市價,再決定是否值得進場承接。
李同榮也提醒,承接預售平轉戶表面上會以為現買現賺,但事實若是如此,投資客就會如2024年初惜售而不會平轉拋售。承接戶可能必須注意在房市下行趨勢時,若投資客當時購入時因搶進接高,平轉者甚至到交屋時就面臨虧損的窘境。

買氣持續下探,元月份全台交易量月縮33%,年縮43%,逼近腰斬。買氣持續下探,元月份全台交易量月縮33%,年縮43%,逼近腰斬。

物價齊漲 房價難大跌

但房價能否下跌各界看法不一,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就直言,台灣經濟體質太好,在面臨通膨考驗下,房地產成為相對保值的產品,加上土地價格未跌,建商有一定的成本在,除非利率調升至4%以上,否則房價很難大幅下跌,「房價只會越來越貴」建議民眾越早買房越好。
李同榮則認為,從近7年來開工量與使照量相對照,3年前的平均開工量就有可能是今年的完工量,而今年面臨的完工交屋潮會比去年增加至少1萬5千戶,高達約12萬戶的交屋潮,加上銷售率不佳開工率下滑,投資客開始拋售存貨,市場供過於求、消化不良,要想交易量解凍上升,就必須要降價才能逼量出來。
李同榮也示警指出,,2025年至今,都在賣方堅持、買方觀望的市場氛圍中,又,元月份全台交易量月縮33%,年縮43%,逼近腰斬的慘況,金龍海嘯第一排就是靠交易量生存的房仲業成為重災戶,在僧多粥少的市場中,第一季難以生存的營業員就開始出現轉業潮,第二季預期頂店風潮將起,去年新開的店頭將首當其衝,若第三季前情況若沒改善,房仲業上半年將掀起一波倒店潮,成為海嘯第一排的重災區。
在房價盤整階段,李同榮表示,「地段」選擇更是重要,像是台北市因此波漲幅不高相對抗跌、桃園市因交通建設發展與人口淨流入居六都之冠,表現會最優,中南部短線調整,台南此波漲幅達114%,將率先領跌,但中南部長線仍然可為。
另外包括高科技園區核心、高鐵軌道經濟發展、高成熟商圈發展重劃區,以及家戶數增加、人口數淨流入增加區域值得關注。預售建案則是品牌及個案而有不同表現。

最大交屋潮強碰房市寒流 房價下跌還得等 進場時機、區段選擇一次看最大交屋潮強碰房市寒流 房價下跌還得等 進場時機、區段選擇一次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