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十年榮枯 北市移轉量慘遭腰斬
由統計數據看來,過去10年台北市房市轉下主要是受到政策與經濟面影響所致。
台北市地政局分析1996年至2016年5月31日各行政區的建物買賣移轉量發現,歷經遺產及贈與稅法修正、奢侈稅、實價登錄制度及國際金融海嘯,政策因素對於近10年房市有巨大影響,期間全市交易量慘遭腰斬,2015年2萬8677件,還不及1996年6萬6773件的一半。
根據統計,近10年的買賣移轉量,中山區年年蟬連第一名。不過,內湖區因內湖科技園區的蓬勃發展、捷運內湖線通車,工作機會增加及交通便利性提高,交易量自1997年開始超越大安區,躍居第二名。
地政局分析,1998年起因美國次級房貸、雷曼兄弟破產等因素產生金融風暴,進而牽連多數行政區交易量逐步下滑。1999年修正公布遺產及贈與稅法,降低遺產稅及贈與稅稅率,同時提高遺產稅及贈與稅免稅額,使房價較高的大安、松山、信義區,買賣案量明顯成長,至於老舊地區如大同、萬華、南港區等,則是未漲反降。
2011年、2012年分別實施奢侈稅、實價登錄制度,此後多數行政區交易量皆有顯著下滑。從整體買賣移轉量來看,2015年全年2萬8677件,甚至不及1996年6萬6773件的一半。
在2016年1月1日房地合一課徵所得稅制施行以前,自2015年1至11月的月平均移轉量為2148件,但政策實行前一個月買氣大增,12月單月就高達5039件,相較平均值2148件成長一倍以上。房地合一稅正式實施後,移轉量大幅減少,2016年1至5月的月平均移轉量僅1358件,相較於平均值2148件量縮近40%。
-
購屋意願跌至新低 43%民眾不會購屋「這產品」首當其衝
4月初的川普關稅之亂重創全球經濟,台股更是在股匯夾殺下劇烈震盪,民心動盪,影響所及於各產業,房地產業更是一片慘澹,不動產業者進行網路民調發現...〈more〉
-
中壢社宅再添220戶 「重劃區」內公園旁 3年後完工
桃園中壢區又有新社宅啟動!國家住都中心日前「過嶺安居」社會住宅動土典禮,預計興建220戶居住單元,總工程經費14億1,910萬元,由中央全額...〈more〉
-
不是房價太高、是你信錯這五件事?買房迷思全解析
當房市轉為盤整,建商讓利、買氣觀望成為常態,民眾面對「該不該買?」的心中拉鋸更為強烈。根據最新統計,雖房貸負擔率2年來首度下滑,但高房價結構...〈more〉
-
台鐵捷運化奏效!「這站」打敗板橋 年交易363件居冠
隨著區域交通建設日益完善,北北基桃生活圈的連結更加緊密,鐵路沿線地區的房地產交易熱度持續升溫,成為民眾購屋時的重要參考依據。業者根據實價登錄...〈more〉
-
高價撐不住?桃園「這產品」賣壓上升出場潮蔓延
輝達(NVIDIA)日前確認將台灣總部設立在台北北士科,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的地位持續提升,早在2020年,輝達主要的合作夥伴微軟(Micr...〈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