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購屋族容忍上限 北市新案公設比衝破35%
雙北新建案公設比持續攀高,台北市建案不論基地大小,公設比都一樣高。(本報資料照)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10月底止,大台北新成屋、預售屋建案平均公設比同步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台北市一口氣突破35%大關,來到35.3%,新北市平均公設比則升至33.1%,兩地均較2019年成長0.5個百分點。
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雖然近年輿論不斷呼籲房產登記應改為實坪制,但因「雨遮不計坪且不計價」與房市景氣強勁復甦兩大因素影響,導致公設比持續飆高,公設比變化與社會期待走上截然相反的路。
此外,今年房地產景氣復甦力道強勁,購屋族對高公設比建案,容忍度提高,直接使建商更大膽的提高公設比佔數。不動產業界通常有個既定的認知,公設比超過35%的房子會比較不好賣,所以多數建案會把公設比控制在這個臨界點之下,但台北市今年新建案平均公設比一舉突破35%,來到35.1%,且建案銷況所受影響並不大,頗令人意外。
北市大基地建案公設比一樣高
市調更顯示,台北市公設比低於30%的新建案,在2019年還有8個建案,今年卻只有2個,占比僅約1.2%,統計的164個新建案中,公設比最低的是28%,最高的則達到47%。
北市建築基地面積在100坪以下的建案共有21個,而其中最佛心建案公設比為34%,最高的則達到47%。然而,大基地建案公設竟沒比較低,建築基地面積超過800坪以上的建案有13個,當中公設比最低者也要33.9%,最高者達43.9%。數據顯示,今年北市公設比高低與建築基地大小,兩者之間沒有必然性的關係。
新北市公設比低於30%的新建案相對較多,今年還有14個,占整體比例約5%,雖然新北市低公設建案較多,但往年都會有低於25%以下的超低公設建案,今年則已不復見。在統計的258個建案中,建案公設比最低的是27.7%,最高的則達42%。
何世昌認為,在土地成本居高不下的環境下,業者為了獲取足夠的利潤,公設比持續升高是個確立且明顯的趨勢。而建案若有豐富的休閒公設,的確能提升居住品質,但若什麼休閒公設都沒有,但公設比卻仍灌到40%以上,容易令購屋族心生厭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
天龍國「老化」速度驚人 逾半行政區屋齡超過40年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北市平均屋齡達36年位居六都之冠,且12個行政區中,就有7個行政區屋齡40年以上住宅,比例達47%~56.5%...〈more〉
-
國泰雍萃 北士科純住宅 低建蔽率
被譽為台北市最後一塊大面積開發素地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已正式啟動,住宅建案也相繼推出,預料將成為下個房市推案熱區,指標建商國泰建設也插旗...〈more〉
-
一張表看養家負擔 這年齡爸爸購屋壓力最小
今日是88父親節,台灣房屋根據聯徵中心及財政部資料,以10歲為區間,觀察台灣男性的房貸與所得狀況,統計結果顯示,40~50歲的男性,平均房...〈more〉
-
鋼板類指數2年漲逾5成 賞景優勢超高層鋼構大樓正夯
升息、通膨效應不斷,帶動國際原物料大漲,尤其鋼價屢創新高,中南部仍有一些景觀豪宅大樓,採用耐震性能高的鋼骨結構,超高層鋼骨摩天大樓,在高容積...〈more〉
-
【高雄】前鎮運河串連商圈、綠地 景觀宅當紅
與繁華熱鬧的五甲商圈串連成長的高市前鎮運河生活圈,緊扼鳳山、前鎮與小港之間的交通樞紐,且鄰近中山高五甲交流道的快速路網優勢條件,加上捷運紅線...〈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