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成本層層疊 麗寶總座何昭宏:房價下修有困難
北台灣在實質居住需求發酵下,支撐房地產市場。
今年329檔期建商推案多以謹慎評估、持盈保泰為原則,面對房地產市場降溫,但房價看跌不跌,觀察市場多年的麗寶集團麗盛建設總經理何昭宏,就直言「土地成本、營造成本、人力成本以及稅負壓力下,房價要下修有困難」,且首購換屋剛性需求不退,加上營造法規日益更新,未來還有碳稅,層層堆疊下,「房價會反應當下的成本,沒利潤幹嘛蓋房子」。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最新研究顯示,台灣房價上漲有長短期因素,經濟成長與貨幣超額發行,是近 20 年台灣房價上漲主因;短期因素則包含土地成本及建築原物料大幅上漲,推升 2021、2022 年房價大漲,而研究結果也顯示此波房地產房價回升,先從雙北二都的實質居住買盤開始發酵。
營造成本層層疊,房價欲降不易。
何昭宏坦言,建商在興建房屋之際,一定會把當下所有成本合併考量,像是上述所提的營建成本,就是房價很難下跌的主因,以麗寶集團而言,旗下個案多採先建後售,方能掌握營造成本,看時機對的點再推出,但是隨著營造材料、人工攀升,建商會依時價調整成本,並且反應在售價上,隨著成本日漸高昂,房價上漲,「這時機點要降價,可是事實上營建成本要降有困難、也不可行,開發商興建必須抓一定的利潤,否則建商幹嘛蓋房子,蓋房子又沒有利潤那就不能蓋。」
在中經院研究員馬毓俊博士報告中也指出,根據歷史經驗,建築成本及土地成本一旦上漲,回檔的機會很少,且該研究也指出,雖台灣物價漲幅已逐漸趨緩,但國際行情與季節性因素,與建築成本最相關的鋼鐵、水泥等價格短期間仍處於高檔,甚至還在上漲。
何昭宏也為業界叫屈,他認為,整體房價上漲不能歸咎建商,在眾多營造成層層堆疊後,建商也無可奈何,尤其建商從取得土地、規劃開發、推案到完工入帳得歷經6~8年,面對長時間的風險及不確定因素,像是未來2024年即將開徵的碳稅後,首當其衝的鋼鐵、水泥、電力等產業,原物料成本價格勢必持續堆疊。
剛性需求選擇好的地段,像是交通節點或是有重大建設之區位。
市場降溫、購屋族是否縮手?何昭宏表示,旗下接待中心來人數與去年下半年差距不大,主因在於剛性購屋需求不退,尤其首購換屋族群格外青睞25~38坪2~3房產品。現階段對於自住市場影響甚小,且在短期投資買盤消退之下,可依照本身需求積極看屋,選擇優質地段、指標個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
建商只要把土地作道路就免稅? 稅務局:少了這一步就不行
建商取得大面積建地,在規劃新建案時,若新建房屋出入口未鄰原有的道路,通常會將部分土地分割出作為可供住戶們或不特定人通行使用的道路,建商於該...〈more〉
-
全球建商倒閉潮蔓延 台灣挫咧但? 專家提4理由:房市不會崩盤
繼中國房市泡沫崩盤,大建商倒閉風潮蔓延,歐洲奧地利房產巨頭西格納11月29日也宣布破產,全球先進國家房市正陷入暴雷颱風圈中,而台灣房市為何相...〈more〉
-
房市谷底到盡頭了?4大專家曝趨勢
2023年迎來打炒房最重手之一年,無論是平均地權條例上路,還是央行實施特定區域第二戶貸款限制,加上囤房稅、虛坪改革等,無非是史上打房花招最...〈more〉
-
【台北】南勢角生活圈 在地房仲:多走一分鐘 房價少一萬
位在中和區的南勢角,雖位處捷運末端站,但生活機能發展成熟,房價也相對鄰近區塊平實,吸引不少首購族、小家庭目光,加上人口密度高,居住需求暢旺,...〈more〉
-
再砸1.3億買房 他花超過15億布局台灣不動產
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繼「文華苑」、「華固名鑄」、「台北時代廣場」後,不動產布局再下一城,這次不買東區豪宅,改買西區,位於中正區延平南路上,...〈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