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公設民眾不買單 市調數據曝...新案 「這比例」內最好賣

2024/10/24 12:50文/記者朱語蕎

新建案的高公設比普遍不受青睞,建商也盡量將公設比控制在一定比例內。(住展提供)新建案的高公設比普遍不受青睞,建商也盡量將公設比控制在一定比例內。(住展提供)
民眾對於新建案高公設比反感,也讓建商規劃不敢造次。根據市調單位統計,今年前三季雙北市公開的新成屋、預售屋建平均公設比,台北市為35.4%,新北市則為34.2%,與去年維持平盤,而近年公設比都在平均35%以下,反映出市場接受度,建商規劃也有所顧及。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高公設案常為基地面積小,像台北市大安區、文山區、士林區,以及新北市新店區的高公設比物件,基地面積都在百坪以下,戶數較少的社區,難以分攤公設,且室內空間侷促,車位空間也不足,或只有機械車位,加上每戶管理費較高,抗性歷歷在目。
購屋民眾更一向對高公設比相當敏感,即便今年上半年房市狀態佳,建商也沒必要加以挑戰,公設比尚算落在合理範疇。
 由於買方對公設比一定的在意程度,今年順利結案者,台北市有超過7成比例的公設比在35%內,新北市更達8成,如台北市萬華區的「大理ONE」、內湖區的「國泰承真」公設比都僅為30%,新北市新莊區的「國泰‧旭」與樹林區的「舜記福砌」也不到33%。
 而公設比低於35%的大本營,雙北市分別以台北市的中山區、中正區,與新北市三重區、林口區與板橋區為主,推案數各區在9~14案,除了皆為房市熱區因素外,新北市三區都有重劃區土地可利用,台北市兩區則因不乏都更案,土地較大,也得考量地主戶意見,公設比受控。
值得注意的是,雙北市在市場上還有稀有新案的公設比不到30%,比方說今年在台北市信義區,與新北市土城區、鶯歌區等地可見身影,部分建商也期望壓低公設吸引買氣,但出於逃生消防等設施已占去一定公設比例,有時刻意規劃,犧牲車位、電梯等公設使用便利性與舒適度,倒不見得以低為貴。
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就認為,興建公設也是為維護公共安全,一些休閒設施也能提升生活品質,如何讓建案負擔更公平合理,同時補足機能空間、高齡友善,也是建築業思考努力的方向。
陳炳辰表示,雖然實坪制度未臻完善,不過高房價下的公設比高低受買方重視,加上年底房市不算穩定,後續上場案僅台北市松山區、大同區、新北市淡水區有個案來到38%的公設比,其餘大多沒有偏低、過高情勢。另在新北市新店區、五股區則還有30~33%黃金公設比例新案,或可期待買盤認同。

高公設民眾不買單 市調數據曝...新案 「這比例」內最好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