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戶老屋急都更擔心鄰損不更新? 專家:有兩大風險恐得不償失
台灣地震頻繁,近年民眾對於房屋耐震性需求提升,也讓越來越多建案把「房屋耐震」成為推案特點。(圖/資料照)
近期北部建案因地下水位偏高或施工不當造成「鄰近房屋受損」事件頻傳,讓不少原本想老屋都更、危老重建的屋主出現遲疑,擔心如果房屋改建造成鄰損,恐面臨巨大的損失,因此導致老屋更新進程大幅放緩。
對於這樣的狀況,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建案施工造成鄰損,主要是地層軟弱與施工管理不足所造成,這些狀況只要強化建築結構設計及注意施工安全品質,就都可以克服。如果老屋的屋主因擔心造成鄰損,就放棄老屋更新或遲疑,後續面臨的風險恐更大。
劉永昌指出,台灣老舊建築因早期建築法規寬鬆,導致921之前蓋好的建物都有抗震力不足的疑慮,也讓目前台灣老屋面臨兩大風險。
風險一、台灣人口密集都會區 面對強震恐有土壤液化風險
所謂的土壤液化是指「砂質土壤」碰到「高地下水位」,這樣的狀況一旦遇到大地震,就可能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如果在土壤液化中、高風險的區域出現強震,建物就可能因為土壤液化而倒榻,造成巨大的傷亡。
從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地液化潛勢查詢系統」資料可發現,目前台灣很多縣市都有土壤液化的風險,其中也不乏近年房市的交易熱區。以嘉義縣來說,就有53.15%、過半的土地屬於高度土壤液化風險區,其次,彰化縣也有47.23%,甚至近年房市火熱的中南部,高雄也有39.55%、台南也有38.31%,這樣比重其實都不低。
甚至,首都台北市雖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面積佔比只有21.41%,但因北市高度開發,加上地質鬆軟,如果涵蓋中度風險區域,其實,台北市也是有近半數的土地可能因為強震而土壤液化,風險並不低。這些中、高度土壤液化區域的老舊建築,因早期結構工法與耐震能力要求不高,若沒有加速更新或適度的補強與維護,後續一旦遇到強震,都有不低的土壤液化風險,恐危及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風險二、台灣已進入大地震時代 老屋真的不安全
近年台灣大地震頻繁,有進入大地震時代的跡象,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顯示,去年光是規模5級以上的地震數量就高達136起,等於平均每個月就有超過11起5級震出現,而且,今年節期間全台強震狂發,顯著有感地震超過50個,1月芮氏規模5以上地震數量也有11起,大地震高頻率的出現的狀況,似乎沒有停歇的跡象,台灣很可能已經進入大地震時代。
由於目前台灣耐震力不足的老舊建築相當多,根據內政部資料,到去年Q3全台平均屋齡高達33年,屋齡30年以上的老屋就有515.6萬宅,佔住宅存量高達55%、五成以上,未來如果大地震持續頻發,目前老舊建物不耐震的結構還能撐多久,相當令人擔憂。
劉永昌指出,雖然地震不一定會發生土壤液化現象,但台灣不少都會區土讓液化風險都不低,加上老屋真的太多了,因此,都更與危老重建的推動加速確實有必要。因此,屋主與其擔心老屋更新可能會產生鄰損,更該思考如果不更新會面臨哪些風險。建議民眾,若舊有建築物位於高液化潛勢區,可透過地基及房屋健檢,必要時採取補強外,屋主確實該思考是否該加速更新、重建,並且,要特別強化新建物的耐震力,才能面對未來可能的風險,如果能讓自己房子達到核電廠的耐震等級,未來遇到地震就不需要太擔心。
-
「以家為中心」卻不能當住家 竹南建案遭罰60萬
又有建案遭公平會開罰!苗栗縣竹南鎮建案「上德漾」,使用分區為科技商務專用區,卻使用一般住宅用語銷售,因與事實不符,就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商品內...〈more〉
-
出乎意料!央行不升息、不推第8波打房 「但埋一伏筆」
川普回鍋後美國大打貿易戰,使國內外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也讓2025央行首度理監事會議,受到各界高度注目。會後央行決議利率連四凍,也沒有第八...〈more〉
-
台中下一條捷運熱點!建商提早佈局 還有4字頭甜甜價
根據實價登錄統計,捷運綠線、藍線站點周邊房市,從2021年起漲幅逾6成,建商搶先完成兩大捷運沿線土地佈局後,現正將焦點轉向「橘線」。 台中第...〈more〉
-
【桃園】八德大湳生活圈 綠線開通在即 房價起漲
桃園八德大湳生活圈,是八德地區最早發展的區塊,生活機能完備,擁多座公園綠帶,備受期待的桃園首條自建捷運綠線也行經於此,三鶯線八德段也將在此設...〈more〉
-
自住房屋收到房屋稅輔導通知書 才知5年管制期不能遷出戶籍 土增稅重購退稅飛了!
小劉自住多年的房子,日前卻收到稅捐單位寄來房屋稅輔導通知書,通知須辦理戶籍設立才能繼續享有自住優惠稅率,小劉一驚之下發現原來已申請土增稅重購...〈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