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綠柳川整治 日月湖清淤 舊城更「水」了
中區再生計畫以新舊共存為大原則,除了改善環境之外,也極力保留珍貴歷史建築。
台中市政府推動舊城再生,除了有號稱比南韓清溪川還美的「柳川整治工程」12月將完工開放,靠近台中火車站的「綠川」也編列8億元進行改善,以開蓋活化水源的方式讓綠川重回市民生活;另外台中公園中有百年歷史的日月湖更將進行首度的大規模清淤,預計年底完工趕在農曆年前開放。
台中公園日月湖目前正進行百年來首次大規模清淤,預計農曆年前可再度開放。
水岸宅一直以來被視為房價保值的一大指標,柳川、綠川、日月湖等三處舊城區相當珍貴「水寶地」,不過因長年未積極維護,湖水陸續出現淤積、水質發臭的情形,不僅造成居民生活品質下降;骯髒、老舊的印象在民眾心中始終揮之不去,反而成為另類的房價毒藥。市府力拼「中區再生」同時要保存城市的歷史文化,經過考量後,決定以湖川「微整」的方式讓河川再度恢復往日榮景。
市政府編列8億元預算啟動「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共分三階段工程,預計2018年完工。
打造市民的河川 柳綠川改造Ing
柳川是全台第一座採「低衝擊開發(LID)」的景觀河岸,「台中市柳川污染整治及環境改善工程」一共分兩階段進行:第一段為改善柳川水質現況,先進行污水截流、礫間曝氣、攔污清淤等整治工程;而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二期工程約300公尺長,將原來的混凝土護岸向兩側各拓寬8公尺,將原本直立式護岸及渠底混凝土河道改為緩坡型式,並導入低衝擊開發概念植栽綠美化,預計12月正式對外開放。改造後的柳川,未來將結合沿岸文史據點如台中文學館、第五市場、林之助畫室等,將創造中區耀眼的文藝步道,成為台中市觀光新亮點。
有台版清溪川之稱的「柳川整治工程」預計12月正式完工對外開放。
綠川部分,市政府已編列8億元啟動「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依水源淨化、汙水截流、環境營造等三階段工程整治。去年開始改善水質改善,最終階段雙十路至民權路段的環境營造工程已開工。為改善綠川水質及周遭環境,「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特別規劃於旱溪(精武橋上游段)設置取水設施,並沿精武路埋設引流水道銜接至適當的既有雨水下水道,使旱溪水流沿雨水下水道系統注入綠川上游。水利局長周廷彰表示,若因怕水溝臭就加蓋,不僅無法解決問題,也是不負責的作法。綠川開蓋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舊城再生一大里程碑,相信完工後將讓舊城區煥然一新,此計劃預計2018年完工。
實踐「水岸花都」 多條河道整治規劃中
2018花博將於台中舉辦,因此除了綠川、柳川之外,台中市政府也已著手進行多條河川整治計畫:例如旱溪大康河計畫、大甲溪營造水文化共生圈、軟埤子溪整治及葫蘆墩圳整治、大肚山野溪整治、南山截水溝工程、南勢溪、食水嵙溪、筏子溪整治計畫等,都在陸續規劃進行中,讓台中「水岸花都」的稱號更加名符其實。
台中公園封湖大規模清淤 年底重新開放
台中公園日月湖開闢百年來未曾大規模清淤,因日月湖屬於封閉式湖泊,長年下來除了湖底淤積嚴重,水質優養化的問題也已被詬病許久。為配合中區再生計畫,台中市政府決定進行前所未見的大規模封湖清淤,還將從旱溪引進四千噸的活水到日月湖,並設置「水撲滿」與抽水井,確保活水一年四季不中斷,徹底改善水質。
<名詞小百科>
低衝擊開發(LID)技術最早起源自美國,以就地取材、源頭控制為兩大原則,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衝擊降至低最,過去較常被用於暴雨逕流管理上,讓開發地區的水文循環儘量接近於開發前自然水文循環。
-
【台北】中和積穗機能完備 萬大線帶動房價起漲
中和區積穗地區是中和早期發展區塊,雖目前無捷運線經過,但人口密度高,自成一格的便利生活圈,仍吸引不少購屋族目光,隨著捷運萬大線興建中,也讓區...〈more〉
-
中壢181件奪冠!蘆竹緊追其後 桃園廠辦兩區稱霸
信義全球資產公司觀察,產業轉型升級與廠辦分離趨勢加速,企業對新式廠辦需求迫切殷切。因應整體產業發展,企業積極推動資產活化老廠改建,建商也投入...〈more〉
-
共有農地遭共有人違規使用 慘遭核課大筆地價稅 專家:檢附這種契約書可申請課徵田賦
陳先生與張小姐原共有一筆農地,原按田賦(目前停徵)課徵,因部分面積興建未經核准的建物、鋪設水泥等未作農業使用,經稅捐稽徵機關改按一般用地稅率...〈more〉
-
高速公路新營交流道四通一階發布實施 建設效應推動 新營房價帶站穩3字頭
考量新營都市發展需求,南市府都發局推動高速公路新營交流道附近特定區計畫第四次通盤檢討主要計畫(第一階段)案,經各級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並...〈more〉
-
每戶只剩2.41人!「人口大逃殺」竟與這項新政策有關
囤房稅2.0上路,全台設籍戶數因而暴增?根據內政部最新戶籍登記資料,今年3月底,全台設籍戶數共約971.48萬戶,來到史上新高,戶數足足比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