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暢旺 建商大舉獵地補庫存
除市場資金充足外, 由於景氣回溫、AI題材帶動台灣資通視聽產業外銷成長等因素,商業不動產市場上半年交易火熱,整體交易額超越2023上半年,合計為711億,成長約19%。(圖/資料照)
台灣資本市場資金動能充沛,自2019年實施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以來,鼓勵台商資金回流,使台灣全體銀行存款餘額每年增加約3兆,2023年存款餘額年增率達到6.2%。根據中央銀行統計資料庫數據,今年五月銀行承作購置不動產放款較四月成長1,326億,達到16.84兆,較去年同期增長1.11兆,年增率達到7%。
除市場資金充足外, 由於景氣回溫、AI題材帶動台灣資通視聽產業外銷成長等因素,商業不動產市場上半年交易火熱,整體交易額超越2023上半年,合計為711億,成長約19%。
以資產類別分析,受惠於AI題材帶動產業鏈需求快速成長,上半年以廠房暨物流中心交易額之218億最多,占比33%,更已超越該類別2023年全年之交易額,除高雄建台水泥左營廠法拍外,廠房暨物流中心最大筆交易為怡華以 31.2 億元購入新北市五股廠房。此外,商辦需求仍旺盛,以205億占比31%為上半年交易額次高,最大筆交易為璞永等開發商於第一季以131.3億購入台北市芙蓉大樓;除開發商看中舊商辦改建增值潛力。而自用型買方仍關注商業區辦公大樓規劃未來重建自用,如佳旺資本於今年二月以12.8億購入力麒建設舊總部大樓。
若以第二季分析,累計交易額則達新台幣351 億,同季度交易額為十年來次高。本季廠房暨物流中心交易額亦為最多,以185億佔據過半之總體交易額,亦較去年同期成長277%。由於工業用素地需求旺盛、供給較少,價格水漲船高,部分開發商及企業以購入舊有廠房重建,作為資產增值之策略;預計景氣持續擴張將會進一步帶動工業類型產品交易。
以購置不動產目的分類,本季商業不動產以資產重整再開發為目的購入為大宗,占總成交金額之49%,如海悅看好改建增值空間,以55.1億收購新北市新店區高職。科技及製造業等自用型買家亦於第二季持續購置廠房暨物流中心、廠辦及商辦,合計自用型不動產投資額達到168億元,占總成交額之27%。
土地交易方面,2024上半年合計約857億交易額,較2023上半年成長77%,並以住宅用地為大宗,累計金額達387億,占上半年交易額比例之45%,主要買方為開發商購入存貨。本季度開發商獵地熱度不減,累計交易額則新台幣365億,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23%,以住宅用地175億及商業用地127億35各占第二季交易額之48%及35%。
仲量聯行商業不動產部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回顧第二季整體資本市場交易,升息影響減弱,市場回歸需求大於供給,景氣燈號於四至五月轉為紅黃燈,經濟表現亦因AI題材帶動企業新建擴廠需求,布局整體工業及辦公不動產投資,推動交易額上升。展望下半年市場發展趨勢,預期將延續上半年的市場熱度,然政府是否進一步以金融政策限制資金動能值得關注。
-
北市社宅抽籤爆「黑箱」?住都中心曝真實內幕
台北市此次釋出4處社宅聯合招租,卻遭民眾質疑抽籤制度不公,有人重複抽籤,懷疑是否有黑箱作業,對此住都中心發聲明強調,除監籤小組全程監籤、提供...〈more〉
-
「先建後售」也見短期交易 他不到2年轉手 爽賺582萬
先建後售案因為付款上不比預售彈性,且價格偏高,傾向自住自用的特性,持有時間較長,不過住展雜誌彙整台北市近年推出的這類新案,大致在2022年的...〈more〉
-
全台每4分鐘1戶繼承移轉 地雷沒避開恐變家族戰火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一季全台不動產繼承移轉登記達1.79萬棟,寫下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換算下來,等於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件房產正在辦...〈more〉
-
內政部核定永康車站北側產業專用區市地重劃 開發面積11.5公頃 11月將開工
考量永康區為南市重要工業聚落,加上交通便利,吸引大量人口在此居住,南市府提出「永康車站北側產業專用區市地重劃區」重劃計畫書,經內政部於今年4...〈more〉
-
房價為何跌不下來?專家揭「死撐」背後心理戰
儘管央行限貸政策持續發酵、市場買氣走弱,但房價卻未如預期大幅下修。對此,專家指出,房地產市場當前陷入典型的「有行無市」現象,買賣雙方都選擇按...〈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