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危老重建案七成為小基地 專家透露四大問題恐成爛尾樓
七成以上台北市危老重建案為小基地,專家透露四大問題需留意
近年來,台北市危老重建如火如荼。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台北市已核准942件危老重建案。觀察已核准的案件可發現,有超過七成(70.6%)基地面積在200坪以內,其中基地面積小於100坪的案件有340件,占36.1%為大宗,專家指出,危老重建申請門檻低,無最小基地面積限制,且無需經過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的冗長程序,較傳統都市更新推動速度更快,這也是目前台北市危老重建火熱且小基地占大多數的主要原因。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提醒,小基地危老重建案僅能規劃中小坪數產品,雖然可以迎合目前高房價、少子化、家戶人口減少的趨勢,但仍需面對四大問題,包括:「採光、通風可能較差」、「空間功能受限」、「機械車位不受青」、「營建成本不斷攀升而建商卻只想用最低的成本營造」,導致許多新案缺乏特色,後續將面對銷售不易的窘境,稍有不慎甚至引起財務調度問題、提升爛尾樓的風險,地主與建商都需特別留意。
首先以「採光、通風可能較差」來說,北市小基地危老重建案常是兩棟相鄰之狹小基地,因為鄰棟間距狹小,基地面積有限,往往僅能規劃出採光、通風不佳的中小坪數產品,施工過程中還可能因間距狹小無法貼磁磚,導致下雨時室內牆壁容易滲水,影響未來市場銷售。
其次以「空間功能受限」來看,新建案公設比動輒30%~40%,小基地危老重建案普遍規劃中小坪數產品,購房者實際使用空間可能受限。例如,權狀30坪的新屋,扣除三分之一公設,實際使用空間僅剩20坪。其他小坪數的規劃其使用空間則更為侷促,可能不符合購屋者基本生活需求。
再者「機械車位不受青睞」,小基地危老重建案因基地面積狹小,無法規劃平面車位,普遍採用機械升降車位或倉儲式循環車位,對購屋者而言,除了車位進出不便,管理維護費用相對較高,可能降低購房意願。
最後「營建成本不斷攀升而建商卻只想用最低的成本營造」,近年來營建、人工成本高漲,小基地建案成本控管難度大,“營建成本攀升”成為難解課題。許多建商只想以最低廉的成本改建,即便台北市高耐震住宅市場需求度高,但大多數建商或自主重建案其結構設計強度仍只以符合政府最低標準(設計強度0.24G)為主,導致新案缺乏特色,無法吸引買方。一旦基地條件差、區位不好,或遇到房價停滯,出現滯銷現象,影響財務調度,進而增加爛尾樓風險。
-
史上最複雜都更案簽約120億元聯貸案 漢皇將蓋永和新地標
「永和大陳」有全台最複雜都更案之稱,全區約8.7公頃,被劃分為7單元,其中單元6由漢皇集團拿下,21日與第一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等三家公...〈more〉
-
老屋挺過921大地震夠堅固? 專家: 國人有二大迷思要快點導正
1月21日凌晨台灣嘉義發生芮氏規模6.4強震,深夜很多人在熟睡中被驚醒,台灣老屋耐震力正面臨嚴苛考驗。對此,全向科系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more〉
-
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現勘 力拼2031年通車、進度曝光
桃園捷運綠線延伸中壢計畫綜合規劃報告於2023年12月29日經行政院核定,基本設計工程經費審議報告,現由交通部及工程會審議階段,工程會20日...〈more〉
-
多屋族免擔憂囤房稅 這樣做有機會合法節省房屋稅與地價稅
囤房稅2.0已於去年7月1日實施,並從今年5月開徵新版房屋稅,如何省稅讓多屋族頗煩惱。專家指出,政府為使全體國民居住於適宜之住宅,明訂供公益...〈more〉
-
全台屋主賺飽飽 「這兩區」房地合一稅收破百億 專家:房價仍是鐵板一塊
疫情以來全台房價飛漲,不少屋主轉手獲利,致使全台各縣市房地合一稅大漲,觀察財政部資料,全台個人房地合一稅收2024年約684.4億元,相較2...〈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