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高雄】坐擁愛河美景與百貨商圈 愛河灣生活圈水岸景觀宅正夯

2024/10/19 04:17文/記者林耀文

愛河灣生活圈的商圈發展成熟且生活機能佳,優美水岸景色,帶動景觀大樓市場蓬勃成長。愛河灣生活圈的商圈發展成熟且生活機能佳,優美水岸景色,帶動景觀大樓市場蓬勃成長。

南高雄愛河灣生活圈的發展,除了坐擁愛河下游優美景色與環境優勢,並串連愛河水景與中都生態公園休閒綠地,同時在亞洲新灣區建設計畫持續推動等條件帶動下,吸引都會新貴與多金置產客持續進駐,推升區域房市蓬勃成長,成為高質感大樓推案新重鎮。   

  愛河港灣休閒賞景特色 區域房市發展前景看俏    

亞洲新灣區的大型公共建設成果持續展現。亞洲新灣區的大型公共建設成果持續展現。

愛河灣生活圈的發展,近年來在政府推動愛河流域景觀改造與綠美化已呈現良好成果後,生活圈優質的水岸綠化景觀,成為市民前來休閒重要據點,同時生活圈透過愛河水域連結中都溼地公園,也帶動區域的生活機能逐漸提高。

政府近年來為了建設亞洲新灣區,陸續投入逾千億打造大型公共建設,同時港市合一國際趨勢,高雄愛河港灣核心區,更將成為代表港都的國際門面,南高雄亞洲新灣區2.0建設計畫的核心區域,包括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電影館、港埠旅運中心、真愛碼頭、駁二藝術特區、二二八和平公園、棧貳庫、台鋁等休閒景點,愛河下游優美景色與休閒環境優勢,並串連駁二藝術特區、西子灣、柴山休閒綠地,在亞洲新灣區建設計畫持續推動下,吸引多金置產客持續進駐,推升區域房市蓬勃成長。

藝舍創意廣告經理王昭凱表示,愛河灣生活圈的發展,除了坐擁愛河下游優美景色與休閒環境優勢,並串連駁二藝術特區、西子灣、柴山與中都生態公園休閒綠地,同時在亞洲新灣區建設計畫持續推動等條件帶動下,吸引多金置產客持續進駐,推升區域房市蓬勃成長,成為高質感景觀大樓推案新重鎮。

生活圈坐擁家樂福愛河店商圈。生活圈坐擁家樂福愛河店商圈。

愛河灣生活圈連結亞洲新灣區建設迅速發展,同時政府推動將該區規劃為多功能經貿園區的重大建設計畫區,進一步擴大商圈腹地,且中華五路旁紛紛設置購物中心、量販賣場,成功路旁也開發高雄軟體科技園區等,透過市區便捷交通路網,可讓愛河港灣生活圈迅速連結至漢神百貨商圈與大立百貨商圈,讓生活圈與百貨商圈的消費機能連成一氣,將成為南高雄發展潛力雄厚的重點生活圈。

愛河灣生活圈早期即為自營商、公教人員聚集的重點生活圈,也因商圈的消費充裕機能,吸引許多購屋客戶注意眼光,地價行情頻創新高紀錄,建商推案成本墊高,新成屋與預售屋的房價也向上調漲,愛河畔供給量體不敷需求,便利的生活機能,且租金報酬率高,刺激多金置產客積極進場,這也是支撐房價上揚的重要因素。  

  大亞灣區蓬勃成長 百貨商圈提供豐富消費機能

高雄港灣串聯愛河下游凸顯港灣城市意象。高雄港灣串聯愛河下游凸顯港灣城市意象。

生活圈位於愛河觀光風景區核心地帶,由於在高雄市區開發成熟,緊鄰愛河畔可資利用的素地不多,加上鄰近的漢神百貨商圈、五福大立百貨商圈蓬勃發展,提供居民充裕消費休閒機能。該生活圈的發展,也因區域公園綠地多且對外交通便利,吸引都會新貴與多金置產客持續進駐,帶動景觀大樓市場蓬勃發展。

同時政府積極開發區域大面積公有土地,包括位於亞灣區核心區的特貿三土地,座落於成功二路與新光路口,總面積約1.6萬坪,分南、北二基地,面對高雄港水岸第一線,前臨高雄展覽館及高雄軟體科技園區,後接高雄圖書總館,與MLD台鋁、家樂福、IKEA、好市多賣場,區段位置頗具優勢。

亞灣2.0計畫是中央、市府與國營事業公司共同合作推動,以吸引產業研發、訓練及企業營運區域總部群聚為目標。其中特貿三是首件市府與台電合作都更招商成功案例,包括興富發集團、國城集團與國揚集團都將投入開發,總投資規模近800億元,更是亞灣2.0的旗艦級都更計畫,兼顧產業、生活與公共服務需求,引進產業帶來就業,吸引居住生活帶動商圈消費。    

(專家意見)藝舍創意廣告經理王昭凱

愛河灣生活圈位於南高雄亞洲新灣區的核心區域,亞洲新灣區同時也是5G 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發展新重鎮,並坐擁高雄軟體科學園區,目前已吸引包括輝達、鴻海、IBM、亞馬遜網路服務AWS、思愛普SAP等上百家國內外重量級企業進駐。以高雄港灣為中心的亞洲新灣區建設計畫,包括流行音樂中心、高雄展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軟體科技園區等,更吸引國內外投資者紛紛挹注資金展現對此地段的高度信心,輝達、鴻海皆落腳於此。

同時愛河下游優美景色與休閒環境優勢,並串連駁二藝術特區、西子灣、柴山休閒綠地,在亞洲新灣區建設計畫持續推動下,吸引多金置產客持續進駐,推升區域房市蓬勃成長,為南高雄商圈發展的明日之星。

【高雄】坐擁愛河美景與百貨商圈 愛河灣生活圈水岸景觀宅正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本日最多瀏覽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