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當靠爸族 新婚夫妻不急買房
隨著時代改變,許多新人選擇先結婚再買房,且隨著房價下降,靠爸靠媽族也變少。
隨著房價下降,靠爸族也變少了!年底是結婚潮與傳統房市購屋旺季,根據台灣房屋智庫針對已婚和目前有穩定對象的購屋族進行「結婚購屋問卷調查」,比對2014年有5成6購屋靠父母,今年下滑近1成,顯示近2年房價降,小資族購屋門檻略降,加上願意先結婚、等夫妻經濟穩定再購屋,靠爸、靠媽族比例也下降。
過去結婚要有房觀念深,但在高房價時代下,態度也跟著改變,根據台屋「結婚購屋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有55.2%的人同意「先結婚再購屋」,44.8%堅持「先有房再結婚」,進一步交叉分析發現,房價最高的北部有60.4%願意選擇「先結婚再購屋」,中部則各半,觀念較傳統的南部則高達63.9%偏向先有房再結婚。
另外,有32.6%婚後和父母同住一房,有30.3%住同縣市,15.8%住同社區當鄰居。針對房屋來源,有46.2%的人住在自己或配偶名下的房子,39.8%住在父母或長輩名下的房子,14%租屋中。
想成家 4成7得靠爸媽金援
由於現在房價高昂,想買房有近半數的人得當靠爸族,結婚購屋需要長輩金援的佔了47.4%,其中有33.2%需要頭期款,14.2%需要大部分款項或直接贈與,不過還是有52.6%的人是自己和配偶努力打拚一起購買。
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分析,薪水收入追不上房價,年輕人成家多少得靠爸媽,尤以北部都會區最為明顯,不是住同一屋簷下,就是需要父母金援買房。不過,對照2014年調查,5成6購屋靠父母,今年的比例下滑了近1成,靠爸、靠媽族比例也跟著下降。
結婚購屋新趨勢 同門不同戶
而隨著時代改變,現在結婚不一定要跟公婆住,統計顯示15.8%新人選擇同社區近距離同住,並以「就近互相照顧」佔53.4%、「省錢」佔38.6%和34.1%的「傳統孝道觀念」;高達54.1%的新人認為不跟父母、公婆同住的主要是為了「避免生活相處問題」,而「婚後就該獨立」以及「各自生涯發展考量」各佔36.8、32.3%。
張旭嵐表示,越來越多的子女選擇住所,希望和父母保持一個適度空間,因此越來越常見一個家族住在同一社區的不同樓層,產生「同一大門而不同戶」的現象,不少富商家族也常見這樣的購屋方式,包括連家、魏家名下都有多戶「帝寶」,以及郭台銘買下4戶「信義富邦」,都有家人就近互相照顧之便,既可擁有各自隱私權,又不會因為相處問題破壞彼此感情。
2016年結婚購屋問卷調查
- 是否認為結婚要以購屋為前提?
-
應該先有房再結婚
44.8%
可以先結婚再購屋
55.2%
- 婚後是否和父母(或配偶父母)同住?
同住一屋
32.6%
同社區鄰居
15.8%
同縣市
30.3%
不同縣市/國家
21.3%
結婚購屋是否需要長輩金援?
是,頭期款 |
33.2% |
是,大部分款項或直接贈與 |
14.2% |
否,自己和配偶購買 |
52.6% |
備註:台灣房屋智庫針對已婚和有穩定對象購屋者,採立意抽樣方式,進行「結婚購屋問卷調查」,調查期間自105/10/25~105/11/15為止,有效問卷442份。
-
私法人豪砸5千萬 打包90間萬里套房? 背後盤算曝光
自《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以來,私法人購置住宅採許可制,住商機構觀察實價,新北市出現罕見私法人購置大宗住宅案,萬里區「喜凱亞渡假村」1月時...〈more〉
-
房貸緊縮、千萬以內房價只剩這九區 首購悲催了!
2024年房價在新青安助攻下,持續步步高升,對於還沒上車的小資族來說,買房恐更加艱難。觀察最新實豋2024年千萬預算若想買預售屋,七都僅剩9...〈more〉
-
近新北新店區捷運站 22.87公頃精華地審議通過
新店碧潭大橋北側農業區F單元面積約22.87公頃,鄰近安坑交流道、捷運小碧潭站及安坑輕軌安康站、陽光運動公園站,F單元主要計畫於25日經內政...〈more〉
-
台中蛋殼區5年每坪+24萬 大咖建商搶插旗
房市回歸自住主流,「生活機能牌」成為吸引購屋族最佳賣點。而台中的北屯機捷、單元二與太平新光等三個重劃區,發展有如搭上特快車,交通、商業、學校...〈more〉
-
20年磨一案 北市中山區60億都更案公開 鎖定「這類客群」
台北市中山區指標案「宏築臻玥」,歷經20多年整合,選在329前夕正式公開亮相,案量高達60億元, 基地鄰近南京建國路口,位處蛋黃精華區段,每...〈more〉